华阳一矿在集团率先应用构造勘探新技术

  近日,华阳集团一矿实施的自然电磁脉冲勘探构造项目,精细化完成了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这是华阳集团首家采用该技术开展构造勘探的矿井。

  此次构造勘探精准覆盖四采区西部15402、15404工作面,探测面积达1平方公里,累计完成89条飞行测线作业,总测线长度192.9公里,标志着一矿构造勘探迈入“无人机+科学物探”的全新发展阶段。

  随着采掘活动的逐步推进,探测区域构造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差异大、成因复杂等特征,传统勘探手段对小型构造的探查精度已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无人机+科学物探”模式通过无人机搭载电磁信号接收器,可成功捕获岩石、煤层等地质体释放的天然电磁脉冲信号。分析信号差异能间接反演出空间相对应力分布情况,进而精准研判构造发育细节,大幅提升区域地质透明化程度。

  自然电磁脉冲勘探技术通过大型无人机及其搭载的矢量电磁信号接收器、地面放置的应力场监测—电磁脉冲信号装置实施。其中,无人机搭载的矢量电磁信号接收器提供层析成像的基本数据,应力场监测—电磁脉冲信号装置对接收到的数据与层析成像剖面进行空间域相关性分析,完成对层析剖面的应力场赋值。

  为确保勘探工作高效推进,一矿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前期先后完成施工现场踏勘、无人机起降点选址、机载设备性能检测、整机组装调试等工作,并结合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特点,科学制定方案。在数据采集环节,项目组创新采用“固定点位、变换方向”的采集模式,通过区域测线数据采集、主应力方向测试手段收集测场地下数据。

  工作人员在研究区及周边均匀布设10组观测点,全面覆盖16个方位角,并通过“区域排查定位+重复观测验证+参数优化调整”的方式,确保数据精准。最终,通过对不同方位自然电磁脉冲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工作人员成功绘制出主应力场玫瑰图,为后续构造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张晓茹 王伟 齐超)


来源 | 阳泉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科技   新技术   集团   华阳   无人机   电磁   层析   脉冲   信号   力场   接收器   数据   精准   区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