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超”不止于足球,更是人间烟火

7月12-13日,2025年“盈新发展”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首轮战火在南昌、抚州、新余、上饶、赣州五城点燃。66960名观众涌入赛场,绿茵场瞬间化作江西“老俵”精神与情感的缩影:这里有电光火石的竞技碰撞,亦有超越胜负的人间温情;有“草根”球员的热血坚守,更有十一城球迷的同心共鸣。它不仅让足球回归纯粹快乐,更成为串联地域文化、凝聚城市情感的强劲纽带。

以足球书写“老俵”情谊

“赣超”首轮赛场上,热血瞬间从不缺席:球员跌倒又迅速爬起,汗水浸透球衣仍咬牙坚持,每一次奋不顾身的扑救、每一次拼尽全力的争顶,都诠释着“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然而,比进球更动人的,是那些超越竞争的温情画面:新余队门将扑救倒地,吉安队球员为避让对手宁可自己重重摔落;南昌队员抽筋倒地,景德镇球员毫不犹豫上前帮助拉伸。这些瞬间,为“对手”赋予了新的内涵——竞技可以激烈,但尊重与善意永不褪色。

赛场之外,温情在云端延续。各地官方账号化身“信使”,以“书信传情”接力“赣超”的温暖:新余与吉安官微“余余”“吉吉”隔空互动,“钢花璀璨,后会有期,一句‘老俵’道不尽同气连枝的情谊”跃然纸上;赣州用“一见如故,萍城再聚”回应萍乡“脐橙很甜,来日再会”的邀约,字里行间邻里情浓;抚州与宜春互称“抚哥”“春兄”,从美食聊到美景,宛如老友闲叙家常;上饶与鹰潭则是用“山,把两座城市拔高到云端;水,又把两座城市熨平到人间”的优美诗句诉说着两座城市的岁月情长。这些跨越市域的暖心互动,恰似赣鄱大地跃动的文化脉搏,让“赣超”超越赛事本身,成为联结城市情感的“文化鹊桥”。

本土情怀与足球初心

没有天价外援的光环,“赣超”的主角是土生土长的江西球员。平均23岁的他们,六成是在校学生,涵盖教师、厨师、铁路职工等各行各业,彻底打破了职业的壁垒。无论过往身份如何,此刻,他们都是红土地上追逐足球梦想的绿茵赤子。

球迷为球员呐喊,球员为城市而战。看台上挥舞的城旗、方言版的助威口号、赛后球员与球迷的击掌相拥,让每一场比赛都成为地域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也映照出足球最本真的赤子之心。正如一位球迷所言:“我们看的不是球星,是咱江西人自己的故事。看到场上奔跑的身影,就想起当年和小伙伴在巷口摆砖头当球门、为一个进球争得面红耳赤的自己!”

绿茵场上的赣鄱文脉长卷

萍乡球迷远赴赣州观赛时,意外收到“赣赣”的暖心赠礼,这动人细节,恰是“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的鲜活写照。透过“赣超”的镜头凝视江西,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绿茵激情,更有足球作为文化载体的鲜活力量。它让质朴的体育热情成为本土文化的“扩音器”,将对生活的热爱转化为深层的文化认同。城市间的呐喊与相拥,使赛场化作流动的“文化展台”,让本土特质在互动中被看见、被铭记。

从新余“钢花淬炼”的坚韧,到赣州“客家围屋”的豪情;从萍乡“红色热土”的赤诚,到宜春“明月山水”的灵秀……“赣超”以足球为笔,将每座城市的文化基因挥洒于赛场,让“赣鄱文化”在奔跑与呐喊中薪火相传。那句赛事口号“谁是大俵哥”,用最地道的乡音唤起情感共鸣,既彰显地域特色,更让赛场成为江西人共叙乡愁、共扬自信的文化磁场。

这个夏天,当我们为进球欢呼、为互助动容、为家乡骄傲时,看到的不仅是足球的魅力,更是这片土地最动人的底色——原来我们本就血脉相连,奔赴同一片赛场,为热爱倾尽赤诚。当不同城市的呐喊在夜空交响,当陌生面孔因进球相拥成团,热爱足以抵挡岁月漫长,真情能让平凡熠熠生辉。这份“赛前互放狠话,赛后互诉情肠”的独特反差,正是4500万江西“老俵”最真挚、最炽热的情感宣言。

来源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

【来源:江西体育】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体育   烟火   人间   足球   球员   新余   城市   文化   赣州   赛场   江西   萍乡   球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