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暑气逼人。而四川石棉县栗子坪拖乌山,有一处秘境宛如遗世明珠,藏在群山褶皱的深邃之处,孟获彝寨以它独有的方式,将时间凝固在清凉的晨雾与斑斓的暮色里。7月10日,当外界的热浪翻滚成汹涌的潮水,这里却始终保持着二十度的恒温,如同一首未完成的诗,等待旅人以脚步轻轻叩响它的清凉韵脚。
山间彝寨夏如春。每年7月到9月,群山环抱的孟获彝寨就会被鲜花编织成绚烂的冠冕。波斯菊以最肆意的姿态攀上枝头,深红与粉白交织出燃烧的火焰,仿佛将天边的晚霞裁下了一角;虞美人在石缝间悄然绽放,殷红的色泽像是凝固的晚霞,花瓣上滚动的露珠折射着七彩光晕;野菊则铺就成无边的绒毯,将青草的气息揉进淡黄色的芬芳里。蝴蝶振翅时抖落的磷粉与阳光相遇,折射出细碎的彩虹,蜜蜂穿梭的嗡鸣声里藏着最古老的劳动诗篇。风过处,花瓣簌簌坠落,在青石板路上铺就流动的星河,让每个驻足的彝家姑娘都成为画卷中灵动的花朵。偶尔有顽皮的孩童追逐着花影奔跑,银铃般的笑声惊起几只山雀,翅尖掠过屋檐时,抖落的几片羽毛也沾着清甜的花香。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薄雾,整个寨子便浸泡在透明的凉意中。拖乌山的轮廓在氤氲水汽中若隐若现,仿佛沉睡的巨人披着银纱轻鼾。露珠从花叶间滚落,在青苔斑驳的台阶上敲出清脆的乐章,仿佛大地在弹奏一首晨曲。石板路上的积水映着熹微的天光,倒映出房屋飞檐的轮廓,宛如水墨画卷中的工笔描摹。待到正午时分,山风裹挟着花香掠过屋檐,惊动蛛网轻轻摇晃,将光影剪成细碎的金箔。彝家姑娘追逐着掠过院落的山雀,赤脚踩过湿润的泥土,留下深浅不一的足迹。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任由鸟鸣编织成绵长的清凉下午,偶尔飘来远处牧人悠长的吆喝声,与山谷的回响交织成奇妙的和声。
暮色悄然而来,篝火在石板广场中央噼啪作响。火苗舔舐着柴木,升腾的热气中混合着松脂的清香。身着百褶裙的彝族姑娘手持黄伞翩然起舞,裙摆旋起时似绽放的葵花,又似流动的云霞,银饰碰撞的叮当声与山涧流水应和成天然的乐谱。火光将她们的身影投射在墙上,幻化成跳跃的图腾,那些古老的纹样仿佛被重新赋予生命。月琴切切,弦音里流淌着火把的传说,歌声低沉悠远,如溪水潺潺,又如山风低语。星星坠入火堆溅起火星,像是银河碎落人间,将每个围坐者的脸庞都镀上温柔的光辉。夜风拂过,带来远处山林的幽深气息,与火堆的热烈交织,让人恍惚置身于梦境与现实的交界处。
这里的清凉是立体的。清晨推开木窗,雾气扑面而来,带着山泉的清冽与野草的芬芳,沁入肺腑的凉意让人瞬间神清气爽。午后坐在小屋前围墙上小憩,山风带着野花的香气,轻轻拂过面颊,仿佛母亲温柔的抚慰。入夜后,月光如水银泻地,繁星缀满苍穹,连空气都凝结成清透的琥珀,呼吸间尽是沁心的凉。
彝寨的每一处都藏着自然的馈赠。寨后的山泉汩汩流淌,清冽的泉水从石缝中涌出,汇聚成小小的池塘。远处的拖乌山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的山峰像极了水墨画中的留白,神秘而深邃。炊烟袅袅升起,柴火灶上煨着的苦荞饼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与山风缠绵,飘散到每个角落。用野花编织生活的希望,在这片清凉的土地上,延续着千年不熄的烟火。
这片被群山私藏的清凉之地,用鲜花编织梦境,以山风抚平褶皱。当都市的暑气令人窒息,孟获彝寨却始终保持着初见的模样,这是遗落在人间的一方净土,用清凉守护着最古老的诗意与最纯粹的画卷。在这里,时间仿佛被山峦截断,只留下清风、花香与星光。每一缕风都是自然的诗行,每一朵花都是大地的笔触,每一个微笑都是人间最温暖的注脚。任凭岁月更迭,这份清凉与美好永远停驻在每个旅人记忆的深处,成为尘世中永不褪色的清凉诗篇。
(文/图 周万龙)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