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动症,镇静药越吃越笨!一健脾、二补肾,轻松解决问题

中医认为:

脾胃是后天之本,如同身体的加油站,负责运化食物、吸收营养并输送全身,对孩子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孩子脾胃功能弱,饮食不规律、常吃生冷油腻易伤脾胃。脾胃受损,营养吸收差,气血不足,大脑得不到滋养,易引发多动症症状。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肾精充足,孩子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易致肾虚。

肾虚则肾精难养脑,孩子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影响学习生活。

因此,治疗儿童多动症,我的思路是:

健脾:益气养血,化痰开窍,提供充足营养。

补肾:填精补髓,充养脑窍,增强控制力。

8岁男孩,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干扰同桌,在家写作业拖拉,成绩落后来找我就诊。

行为:坐不住,手脚不停,话多,易冲动,情绪不稳定。

饮食:挑食,食欲一般,偏好零食冷饮,大便时干时稀,不成形。

睡眠:入睡尚可,但睡中易翻身、蹬被子、偶有说梦话。

其他:思维跳脱,记忆力差,经常丢三落四。

刻诊:舌质淡红,舌体偏胖,边有齿痕,苔薄白微腻。脉细弱,略显弦滑。

辨证:脾肾两虚,兼夹痰湿,肝木亢旺;

治则:健脾益气,补肾填精,平肝化痰,开窍安神

开方: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熟地黄、山茱萸、远志、白芍、钩藤、石菖蒲、郁金、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炙甘草

二诊:家长反馈患儿食欲有所改善,大便成形,睡眠改善,课堂上小动作略有减少。

三诊:老师反映注意力集中时间明显延长,能安静听课10-15分钟。在家写作业效率提高,情绪较前平稳。

3个月后:患儿多动症状基本改善,学习成绩显著提升

结语:

中医“治病求本”,案例中患儿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是“标”,其“本”在于脾肾两虚。通过调理脾肾,使阴阳平衡,气血充盈,脑窍得养,则神志自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自然得以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养生   轻松   孩子   脾胃   注意力   生长发育   营养   气血   大便   食欲   先天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