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洋徒弟大山:四上春晚红遍全国,却因冯巩一句话果断离开中国

文丨冒泡

说起大山,估计不少人都记得他当年的辉煌。

那时候的他,跟着姜昆学习相声,四次登上春晚,他凭着幽默风趣的表演,硬是在观众心里扎了根。

可谁能想到,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干了件让人直挠头的事——突然决定离开中国!

按理说,这么好的发展势头,这么深的观众缘,怎么会舍得全都放下?

一时间,猜测四起,各种说法都有,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却是这事儿竟然和冯巩的一句随口话有关。

姜昆的跨国生活

2025年的洛杉矶,一家不起眼的日料店,75岁的姜昆和妻子正悠然地用餐。

谁能想到,穿着格子衫的他不仅言谈间透着从容,还能用外语和主厨交流,气场竟然那么熟络。

这一幕让许多偶遇的网友都大呼意外。

后来才知道,原来姜昆的女儿早已在美国定居,他自然便成了洛杉矶的“常客”。

更特别的是,姜昆和弟子大山之间那份不寻常的师徒情,这二位简直是把这种跨洋联结玩出了花样。

大山这洋面孔不只是徒弟,还是他家“文化外交”的活招牌。

要说大山和中国的缘分,那可真像一段传奇。

他从一个懵懂的外国青年,硬是靠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和姜昆式幽默,慢慢成了圈内的“中国通”。

这种人才,搁哪不是个耀眼的存在?

从医三代到中国通

大山的爷爷是个地道的加拿大医生,他在上世纪20年代跑到中国河南商丘,扎根支援医疗,一待就是好多年。

小时候的大山,每次听爷爷讲那些在中国扛着医疗箱抗疫的故事,心里就像被种下了颗种子,

总是憧憬着,长大以后一定去看看爷爷口中的中国,到底是啥样的。

等1984年一到,他可真没让自己失望,不仅考进了多伦多大学读东亚系,还专攻中文这门课。

而且,这小子是特别有福气,还拿了全额奖学金,跑到北大去深造。

可别说,刚到北大的时候,他那一头金闪闪的长头发,在校园里简直太显眼了,走到哪儿都像亮着灯似的。

可最让人服气的是,他的中文溜得跟母语似的,没两天就在学校成了红人,跟同学们插科打诨、谈天说地,连一点语言障碍都没有。

那帮同学一听他讲加拿大各种见闻,都新鲜得不得了,围着他问东问西。

他自己也特别高兴,逮着机会就分享,跟大家打成一片。

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山彻底扎进了中国文化的海洋,探索得那叫一个起劲。

一夜成名的相声之路

到了1989年的元旦晚会,央视为了给节目增添点新意,决定找留学生演小品。

北大的老师随口就推荐了大山。

这哥们真是阴差阳错赶上了,在小品《夜归》里演那个被老婆锁门外的“许大山”

瞧他披着军大衣、戴着毛线手套,一张标准的外国脸说着无比溜的京片子,

这个反差感直接逗乐了观众,现场的笑声简直像要掀翻屋顶。

节目一播出,这“许大山”的名号,就跟插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节目一下火了,大山自己也是意外中发现了新爱好,突然爱上了相声艺术。

但想学正宗的相声,得有师父,眼看着姜昆名气大,他就是奔着姜昆去了。

可那时候谁见过外国人学相声啊,但大山哪管这些,天天往姜昆那跑,跟着死缠烂打地表达自己的诚意,真是打算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事儿姜昆刚开始也觉得玄乎,可人家坚持的劲头看久了,心里头慢慢被打动,最后还真收了他这个“外籍徒弟”。

春晚辉煌的蜕变

拜师姜昆后,大山也没想着走捷径,就老老实实跟着学,平时多听各种经典相声段子,耳濡目染中寻找感觉。

1998年春晚,他搭档潘长江演那个小品《一张邮票》。

结果一串接一串的包袱扔出来,观众席笑声就没停过。

这一回,他真把自己的相声理解力和表演能力实打实地秀出来了。

大家一瞧,哟,这小伙子不是光靠个“外国人讲相声”的噱头靠运气,人家还真是懂行。

后头他又三次上春晚。

在《五官新说》里,他演“耳朵”,装起北京大爷那股子,模仿得活灵活现。

这下子,观众就更服气了,纷纷感叹,这师父没白教,洋徒弟都把相声玩进骨子里了。

冯巩点醒后的新征程

到2010年那会,相声圈的格局可以说来了个大反转。

德云社突然之间火得一塌糊涂,这趋势一变,大山直接就被推到了个难处上。

他本来就走的保守路线,加上创作灵感也开始枯竭,整个人都像被“洋相声演员”这个标签,死死框住了,

就这么在那个小圈子里兜兜转转不见出路。

有次,他参加一个相声圈的行业活动,冯巩当场跟他说了一句:

“你要真想出头,就得跳出这个圈子。”

这话其实说得不重,但听到大山耳朵里,那是直接敲了个大警钟。

他回去一琢磨,对啊,老是戴着“洋”这么个帽子,能不把自己卡死吗?

于是,他2010年直接回了家乡加拿大,开始了新角色的探索:文化大使。

后来还真是发光了,不光拿了加拿大总理颁的“中加亲善大使”名号,这新赛道也是越跑越顺。

现在,他彻底从相声舞台转身,跑去闯更广阔的天地了。

文化使者:大山

大山回国后,忙得热火朝天,节目里逮着中西方差异就开聊,让观众捧腹里顺道明白文化的细微不同。

还不够,他在加拿大也开了相声课。

直接手把手教老外“说学逗唱”,让那些没听过快板的年轻人尝个新鲜,把中国的传统幽默揣出去。

姜昆这师徒俩,一个扎根东方,一个折腾西方,全都靠幽默当桥梁,让两种文化的距离瞬间拉近。

这不是中西文化交流里的活招牌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标签:娱乐   徒弟   果断   中国   全国   相声   加拿大   观众   文化   洛杉矶   幽默   中国通   小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