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蹲厕所刷手机的时候突然冒出个念头:咱这肚脐眼咋长得五花八门呢?有的横着像条小河沟,有的竖着像根火柴棍,还有人干脆像个酒窝儿……
更离谱的是,网上居然有人说“男的肚脐是横的,女的都是竖的”,说得跟真事儿似的,难不成肚脐还能分性别?
肚脐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断脐带留下的“伤疤”。咱们每个人在娘胎里时,都靠一根脐带连着妈的肚子,这根带子可不是摆设,它可是你人生中第一条“生命专线”:氧气、营养全靠它从妈妈那儿快递过来,代谢废物也通过它返厂处理。
等你呱呱落地,医生咔嚓一剪子把脐带剪断,剩下的那一截儿过几天就干瘪脱落,最后在肚子上留下一个印记,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肚脐眼。所以严格来说,肚脐不是天生的器官,而是出生后的“术后痕迹”。
既然是伤口愈合的结果,那形状自然就跟个人体质、皮肤张力、愈合过程有直接关系。有的人皮肤紧实,收口利索,肚脐就小而内陷;有的人恢复慢点儿,组织增生多些,可能就鼓出来个“小蘑菇”。
至于方向是横是竖,压根儿不归性别管,而是看肚皮局部的拉扯方向和脂肪分布情况。临床上压根没有哪个医学教材写过“男性多为横形脐,女性多为纵形脐”这种说法,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生儿护理指南里也没提过肚脐形态与性别的关联。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的相关文献中,对脐带处理和脐部护理的描述均未涉及性别差异影响外观的内容。
再往深了说,肚脐的最终长相,更多取决于胎儿时期的腹壁发育和出生后脐带残端的脱落方式。人类胚胎在第六周左右开始形成腹壁,肚脐的位置大致固定在腹部正中偏下一点的地方。
但每个人腹直肌的宽度、腹膜的张力、皮下脂肪的厚度都不一样,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疤痕收缩的方向。比如有人肚子上的皮肤横向拉力强,愈合时就会被拽成一条横缝;反之纵向受力大的,就容易形成竖条状凹陷。
这原理有点像衣服破了个洞,补丁怎么缝得看布料纹理走向和受力点在哪,而不是看穿衣服的是男是女。
而且你要是仔细观察身边人,会发现男人也有竖肚脐,女人照样有横肚脐,健身房猛男露腹肌时,肚脐千奇百怪啥样都有,根本没法按性别分类。
2017年《临床解剖学杂志》发表的一项针对500名成年人肚脐形态的研究显示,圆形、 oval形、垂直型、水平型及凸出型均有分布,其中水平型约占38%,垂直型占42%,其余为混合或不规则形,性别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所以说,那种“一看肚脐就知道男女”的说法,纯属民间瞎猜,跟“看耳垂能断寿命”差不多一个意思。
还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肚脐眼其实还挺“娇气”的。别看它小小一个坑,里面容易积灰、藏细菌,尤其夏天出汗多,不注意清洁可能引发脐炎。
婴幼儿时期更是高发阶段,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弱,脐带刚脱落那会儿创面还没完全闭合。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生儿家庭护理指导手册》明确提醒家长:每日应用碘伏消毒脐部,并保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污染。成人虽然风险低,但也别拿棉签使劲抠,搞不好会损伤局部组织反而诱发感染。
肚脐就像一张独特的身份证,记录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道印记。它不分男女,不论美丑,也不承载任何神秘预兆。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