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雅鲁藏布江工程刚刚动工,没想到还不到24小时,印度主持人就破大防发表极端言论。
据报道7月19日上午,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这个项目是中国“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的重大清洁能源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
从项目定位到规划安排,再到启动流程,全部由国家层级主导,技术团队包括中国雅江集团、中国电建等核心单位。
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选址在西藏林芝的墨脱段,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雅鲁藏布大拐弯”。
这里的地形非常特殊,短短不到50公里,海拔就从3000多米陡降至1000米左右,水位落差超过2000米。
再加上墨脱县的东边、西边、北边都被喜马拉雅山和岗日嘎布山挡住了,旁边还挨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帕龙藏布峡谷,所以导致墨脱县的公路非常难修。
以前要到这个地方还挺费劲的,直到2013年墨脱才真正打通公路,到2020年才实现四季通车。
而“地图上最难到达的县”,现在竟成了中国最具战略价值的水电基地。
墨脱新派墨公路
正因为这里的地形复杂且具备落差优势,才被国际水文界认为是“世界水能开发价值最高区段”。
是最适合水力发电,所以中国才将这个项目的选址定在这里。
并且项目计划通过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等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就是让水流从高处被引进地下,通过巨大的涡轮机组发电,这样做的效率比一般平原水电站高出不少。
这个落差是国际上罕见的水能资源,之前因为地质复杂、技术难度太高,几十年都没人敢动。
现在,终于被中国工程队攻克了。
最特别的是,这个工程90%的设施都在地下。
从发电厂房、引水隧道到调控系统,全藏在山体里,对外部生态干扰极小。
这类地下化设计能有效降低地表生态干扰,同时提升工程安全等级。
项目技术团队还引入智能岩爆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地质波动,控制施工风险。
同时,发电调度系统具备水流平衡能力,能将出境水量波动控制在3%以内。
据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环保部门数据,出境水流量占下游整体河流总量的比例为6%-25%之间,季节性变化明显。
并且建成后,这个项目的年发电量预计可达三峡电站的数倍。
这将大大缓解中国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同时为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三峡大坝
所以,这个项目不仅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还是中国推动区域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但没想到项目开工还不到24小时,就遭到了印度主持人的极端言论,表示:印度空军应该立即起飞,炸毁中国的水电站工地。
其实当初这个项目刚被提出,就遭到了印度的多方关注。
此前1月份的时候,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就强调,印度正密切关注中国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修建大型水坝的计划。
印度政府已提高警惕,必要时会采取措施来维护印度的利益。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
拉杰纳特·辛格表示:印度正在监测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坝计划
而印度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这么敏感,是因为印度认为,若中国掌控了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水资源。
未来一旦中印关系紧张,中国便有可能通过控制水闸制造洪灾或干旱,影响印度的稳定。
而印度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印度在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多次利用水资源控制作为政治工具,尤其是在印度河流域。
印度曾单方面停止向巴基斯坦供应水源,造成巴基斯坦农田干旱。
印度的这种“水武器化”思维,使得它对任何涉及水资源控制的建设项目保持高度警觉。
针对这些问题,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表示:中国的水电开发“不截流、不改道、不蓄水”,并强调工程将有助于下游地区防灾减灾。
这个工程已进行三轮环境影响评估和跨境流域模型演算,确保对下游生态与民生没有不利影响。
而且,中国过去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就是最典型的成功范例,过去湄公河下游国家曾担心中国修坝影响水量。
如今反而得益于中国提供的旱季补水和洪水调节。
所以,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对中国有利,对印度和孟加拉等邻国也能带来积极的影响。
通过共享能源,南亚地区可以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这种合作模式,与印度长期以来的零和思维截然不同。
印度担心的是安全,是控制,是“水在谁手里”。
正是这种理念的分歧,让同一条江河,在中印两国眼中成了完全不同的东西。
印度新闻电视台主持人帕尔基·夏尔马
中国把它当成资源,印度却把它当成威胁。
所以印度主持人才会喊出那句炸工地。
不是因为中国真的威胁了印度,而是印度早就习惯了自己控制水源,于是也怕别人会这么做。
所以,显然印度还未意识到,合作才是解决水资源争端的最佳途径。
如果印度能够调整思维,放弃把水资源当武器的做法。
寻求与邻国共同发展的路径,那南亚地区的未来将更加充满希望。
更新时间:2025-07-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