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在2022年,1041万人离世,2023年这个数字却飙升到1110万,平均每天有3.04万人离开我们,相当于每两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
而在这一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我国连续的人口负增长,其中2024年无论是人口生育率还是死亡率,都让人们倍感意外。
2024年我国死亡人口究竟有多少?是否会迎来人口死亡高峰?
死亡数据的攀升由多股力量共同驱动,最根本的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雪崩。
在202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1亿,占总人口22%,65岁以上人口达2.2亿,占比15.6%。
而这种老龄化速度在全球罕见,要知道中国完成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的转变仅用21年,而法国则用了126年。
之所以我国人口会迅速老龄化,也是因为我国正在兑现一份历史的“债务”。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出两次婴儿潮,不仅为我国带来年均超2500万的新生儿,还带来了丰厚的人口红利。
但如今这批人正步入人生暮年,1963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今年62岁,当他们跨入78岁平均寿命门槛时,死亡高峰将在2040年迈上新台阶。
那么我国到底在2024年,有多少人死亡呢?
在2024年,我国死亡人口达到了1093万,虽然比2023年下降了17万,但但细看构成,自然死亡比例仍在攀升。
2024年死亡率的小幅回落,主要得益于生产安全事故减少和交通事故等意外死亡下降,而老龄化导致的自然死亡压力并未减轻,人口学家预测:
从2024年到21世纪末,我国将累计有12.3亿人死亡,在2061年达到峰值,之后才会逐渐下降。
若按此趋势,到2050年中国人口可能萎缩至10亿左右,人口负增长的巨大惯性可能持续数十年,形成“减量化”与“少子化”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
在死亡数字背后,更为严峻的是我国新生力量的不足。
2023年新生儿仅902万,创下历史新低,2024年虽因“龙年效应”回升至954万,但仍比死亡人数少139万。
这导致我国劳动力人口(16-59岁)占比从十年前的70%左右降至2024年的60.9%,这意味着每五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与此同时,“中国式自杀率上升”敲响社会警钟,根据2023年数据显示,城市自杀率为3.59/10万,农村高达8.25/10万,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第五大死因。
而且在我国,各种慢性病和癌症的高发也是导致死亡人口急剧上升的罪魁祸首。
如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已占据中国居民死因的七成以上,每天静坐超8小时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激增42%,再加上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现代生活方式,正悄悄缩短着生命长度。
过劳死现象更是触目惊心,在我国,每年约60万人因过度劳累猝死,负面情绪与慢性病交织的“现代病”正侵蚀国民健康,多种临床数据也证明,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当死亡高峰成为确定性未来,其冲击将辐射全社会各个层面。
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力危机,当我国劳动力短缺,必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速度,没有了人口基数,一切都将会成为空谈。
而养老体系面临“未富先老”的考验,如今我国很多养老设施还并不够完善,更何况如今很多人都是独生子或者无子家庭,根本没有年轻人照看,只能把养老重任寄托给养老院,这也亟需我国建设一个完善的养老体系。
而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也将面临重构压力,随着社会和家庭重心从“养小为主”转向“养老为主”,医疗体系必须向老年病防治全面转型。
面对“生死天平”的失衡,2025年国家打出了“住房、托育、就业”的组合拳,有望来缓解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
成都、南京率先推出“住房+生育”捆绑政策,多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30%,二孩家庭购房补贴总价1%。
而杭州、上海试点把“托育”和“补贴”强制挂钩,每月最高补助1000元。
无锡、珠海则在探索“就业保障加补贴”模式,企业雇佣育龄女性达30%可获税收抵免,设立“妈妈车间”缓解育儿压力。
提升生育率,是一场持久战,这不仅需要我国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机制,避免‘富省多生、穷省少补’的恶性循环”,还需要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活水。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当我国银发浪潮席卷而来,与其恐惧数字的攀升,不如加速构建一个对年轻人友好、让老年人安心的社会,让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不担心被国家、社会所遗忘
人口结构转型的阵痛终将过去,相信我国也终究会迈过这道坎。
信息来源:
界面新闻2024.07.06《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专家呼吁加快安宁疗护体系建设|最新研究》
云南网2023.09.11《世界预防自杀日|预防自杀,我们能做些什么?》
上观新闻2025.01.17《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继续提高》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