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欺负了一辈子母亲,父亲六十七岁走了,母亲没人的时候还是哭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从来不是童话父亲与母亲,从年轻时候起,日子过得磕磕绊绊。

父亲脾气暴躁,一句话不合,桌椅就震动;母亲性子软弱,能忍则忍,能让则让。

有时街坊闲话,早已心知肚明,却也只是叹息一声。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吵闹一地,锅盖盖不住家务事。

母亲总是低着头不争不抢,默默把碗筷收拾干净,再去照看父亲的情绪。

她没有埋怨,也从不声张,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擎着点点灯火,望着窗外的黑夜发呆。


有人问:这样受欺负了一辈子的母亲,怎么不选择离开?其实,大多数人的改变都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上一辈的人。

家庭、孩子、道德枷锁,绑住的是一生的坚守。母亲从来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无声的担当。

正如那句老话:“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她把生活当作修行,把委屈都咽进肚子里,留给家人一个安稳的背影。


父亲年纪大了,依旧倔强,但身形渐渐佝偻,声音不再洪亮。

有一天,他终于倒下了,这个一辈子锋芒毕露的人,终归也要归于尘土。

当亲朋好友来吊唁,有人窃窃私语,也有人替母亲叫好,以为她终于自由了,不再受气了。


可他们都没想到,父亲走后的第一个清晨,母亲独坐在堂前,眼圈红红的。

她以为孩子们没留意,她以为世界没声音。

其实,那一刻的眼泪,并不是对逝者有多少不舍,更像是对这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结束,有了说不出的失落。


很多人遇到类似的故事,无论是身边的长辈、邻居,又或者是我们自己,都曾质问过:为何要如此忍气吞声?为何不做自己的主宰?但谁都知道,感情细水流长,人生哪能简单以对错黑白来分割?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日子里,纵使有万般不如意,也还是骨肉情深。

人到了老年,回眸那过去的一切,或许委屈已成烟云,但恩怨难舍,都是生活给予的磨砺和馈赠。


母亲这份柔软,其实是中国许多女性的缩影。

她们懂得压抑自我情绪,把家维系得井然有序。

她们不急不躁、用温和化解磕磕碰碰。或许没有人问,母亲累不累,但她始终坚持,用爱的方式包容那个并不完美的丈夫。


有人说,善良的人最容易受伤,但总有人因此而温暖人心,一如母亲。

她的泪,不是弱小,而是放下。

爱过恨过,最后都交给了时间

父亲的严厉如山,母亲的包容如水,山水之间,是岁月静好的写照。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遗憾。

正如李商隐所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走到生命尽头,再多的能力、气魄,也抵不过一份内心的安宁。

如果说父亲的霸道代表过往的旧观念,那么母亲的温柔则是这个家庭真正撑起的力量。

她哭,不为屈辱,而是向过往告别。


我们总希望改变命运,但更多时候接受命运的安排,才是成年人的勇敢。

母亲的一生也告诉我们:很多事情过去了便放下,幸福也许就是在苟且里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

她会继续柴米油盐,但心里已风轻云淡、波澜不惊。


愿我们都能懂得:家,不一定完美;生活,不一定顺遂

面对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委屈、那些无人理解的眼泪,也请相信,每一滴辛酸都将成为滋养未来的甘泉。

唯有宽容,方得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美文   父亲   母亲   委屈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百花   情绪   眼泪   声音   完美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