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科普 | 抱冬瓜睡觉可防暑降温?中医:有依据,但别用错了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曾文颖

“暑夜难安寝,冬瓜抱入怀。清凉盈陋室,好梦自徐来。”近日,网上流行起“抱着冬瓜睡觉”可防暑降温的说法,还以古人《夏夜抱瓜眠》一诗为证。各地网友纷纷实践,给自己、给孩子甚至宠物都配上了“冬瓜搭子”。

某社交平台展示的相关信息

“抱冬瓜”真的有防暑降温的效果吗?是否有确切的依据?对此,央广网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曾文颖。她表示:从物理降温及中医理论来看,“抱冬瓜”可以起到缓解暑热、清凉助眠的功效。

首先,“抱冬瓜”可起到物理降温作用。曾文颖解释,冬瓜含水量比较高,能达到95%以上,其比热容较大,吸收热的能力较强。因此,冬瓜可以长时间保持低温,冬瓜表皮的温度通常比室温要低3℃~5℃。因此,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收体表的热量,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因为炎热导致的睡眠不适。

“冬瓜的作用类似于一个天然的水枕,其降温相对更温和。”曾文颖介绍,一些燥热特别重的人,也可以把冬瓜换成装好冰或冰水混合物的容器,用于短时间降温。

曾文颖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冬瓜皮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它性质微寒,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暑的功效。人体接触冬瓜皮时,其表皮的天然成分可以通过毛孔渗透舒缓人体的燥热,进而帮助入睡,提升睡眠质量。

“所以抱着冬瓜睡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确实能起到这种清凉助眠的作用。”曾文颖肯定了“抱冬瓜”的功效,同时给出提醒:

其一,冬瓜表皮有白色毛刺,需清洗后使用。尤其皮肤娇嫩的幼儿或者皮肤敏感人群,可以在冬瓜表面套一层织物,如毛巾、纱布等,以免刺伤皮肤。

其二,对于脾胃虚寒、阳虚怕冷体质的人,如部分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尤其不宜怀抱冬瓜。否则可能加重其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需使用冬瓜祛暑,可以用薄的织物将冬瓜包裹一下,或放在肢体旁边,避免接触腹部。

夏季天气暑热夹带湿气,导致人体心火亢盛,且湿气阻碍人体气机运行,很多人会出现入睡困难,头晕、心烦、胸闷、身体沉重等症状。曾文颖提示,除了抱冬瓜,还有一些常用的解暑、助眠方法。

1.按揉涌泉穴、神门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的凹陷处。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然后用拇指和食指顺时针按揉涌泉穴,每次按揉3~5分钟,以微微有酸胀感为宜。中医认为夏季属心,气候上暑热较重,火热容易上行,导致人体出现心火亢盛、心烦气躁的情况。按揉涌泉穴能引火下行,缓解因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

神门穴在手腕内侧(小拇指端)腕横纹凹陷处。睡前闭上双眼,用拇指轻轻按揉对侧神门穴,以轻微酸胀为宜。每次按揉1~2分钟,左右交替。可宁心安神、清心调气,对于失眠、健忘、心慌、胸闷等症状的患者非常实用。

2.祛暑药枕。

取荷叶、菊花、合欢花、淡竹叶分别50克做药枕。其中,荷叶清热祛暑,菊花清肝明目,合欢花解郁安眠,淡竹叶清凉解暑,用这些做成的小枕头可以缓解头颈部燥热感。枕头每周要晾晒防潮,定期更换药材。

3.足浴泡脚。

用夜交藤、合欢皮、夏枯草(偏热性体质的人用)或生艾叶(偏凉体质的人用)煮水,煮沸后放置水温合适时泡脚5~10分钟,可养血安神,缓解暑热引起的烦躁失眠。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水温,避免出现皮肤烫伤或损害。

曾文颖提醒,慢性病患者或特殊体质人群,进行上述操作前最好咨询医生,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辨证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养生   防暑降温   冬瓜   中医   暑热   祛暑   体质   人体   合欢   表皮   燥热   清凉   淡竹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