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学期③|一想到收假就难受?不是矫情,可能真是“病”!

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 实习生 陈思蓁

所谓“假期综合征”,是指节假日结束后,人们在生理或心理上出现的一系列适应性不良反应。在当下学习压力普遍较大的环境中,这种情况在学生群体里非常常见。有的同学在开学前一两天就开始失眠、心慌,甚至焦虑;也有的同学在返校后的两三天里,总是觉得疲倦、乏力,学习提不起劲。除此之外,还可能伴随头痛、胃口不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不适。

过去,大家常把这种状态简单地归结为“玩过头了”,但实际上,它是一种由负面情绪引发、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的综合征候群。对此,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调控中心主任蔡晓为大家也给出了专业解读,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假期综合征并学会科学调节状态。

为什么一开学就“浑身不对劲”?

蔡晓分析有三种因素:

第一,假期作息乱套了。“假期里很多孩子熬夜打游戏、刷手机,白天睡到很晚才起床,生物钟被彻底打乱。”蔡晓表示,规律的作息对情绪和身体状态非常重要,一旦紊乱,整个人就容易烦躁、无力。

第二,饮食也跟着乱了。作息不规律意味着吃饭也不规律,有时睡到中午才吃第一顿,或者晚上吃夜宵。胃肠道在“超负荷”运转,自然会带来各种不适。

第三,心理压力回来了。开学意味着功课、人际交往都要重新面对,从轻松的假期突然切换到紧张的校园节奏,身体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渡期,很多孩子会出现焦虑和不舒服。正如蔡晓所说:“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就是不想上学,但实际上这些征状是真实存在的。”

怎么缓解“假期综合征”?

“大部分孩子只要提前做一些调整,就能顺利度过开学关绝大部分孩子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生活。” 对此,蔡晓给出以下建议:

·提前调时差。 建议在开学前一周,就慢慢把睡觉和起床时间往“上学模式”靠拢,帮助生物钟逐渐恢复正常。

·吃好+运动。 一日三餐要规律,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重油重辣和过多零食。同时,每天安排一些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打球,既能调节情绪,也能让身体更有精神。

·学习前的“热身”。 不用一下子“猛学”,可以先制定一个轻松的小学习计划,比如复习几页书、写一点练习,帮助大脑重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多和同学朋友联系,提前恢复社交感,让心态慢慢适应。

“通常情况下,孩子在开学后的几天里就能逐渐适应,征状也会慢慢减轻。但如果一周过去了,孩子依旧焦虑、失眠、担忧、胸闷、头痛头晕,甚至影响到正常学习和生活,那就需要引起重视。”如出现上述情况,蔡晓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让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最后,蔡晓提醒道,“收假难受”并不是矫情,而是身体和心理发出的信号。只要提前做好调整,用科学的方法帮孩子逐步适应,大多数人都能很快恢复状态,轻松迎接新学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养生   矫情   新学期   难受   健康   孩子   假期   综合征   状态   征状   规律   身体   焦虑   生物钟   情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