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飘逸!与冬一起绽放欢歌
文/张清明(萧月月)
时令悄然步入冬之序曲,天地仿佛换了一副妆容。“年年皆有冬来时,今年冬来更堪奇。”2025年11月7日,冬以连绵细雨拉开了序幕。那细密的雨丝不紧不慢地飘落,仿佛是冬奏响的独特乐章,万物在淅沥雨声中开始休眠,为来年春醒蓄力。季节更迭从不顾及人的意志,只管按自己的节奏簌簌前行。
然而,生活却未曾停步。我依然保持着早出晚归的人生节奏,仿佛冬的到来丝毫未影响我原有的生活轨迹,一切循环往复,如故进行。
清晨,当第一缕晨光洒在大地上,我便来到了公园。公园里的鸟儿啁啾如故,那清脆的歌声仿佛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树木草禾静静伫立在寒风中,坚守着自己的姿态,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坚韧;晨练的人们神情专注,认真劲儿十足。我漫步其间,感受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洒脱,抖擞精神,开始一天接一天的步履行走。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有力,仿佛在与冬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一日复一日的步履在清冷空气中显得格外精神。
而夜晚,总是能让我格外放松。白日的奔忙渐渐消逝,我的步履自然而然地放缓。走在夜晚的街道上,不必再追赶什么,只需在路灯与月光的交融中,凝注夜色的温柔,静谧地享受这份宁静与快乐。一步一步,沉浸在这美好的夜色里,不用再有过多的追求。踱步回家后,我或是徜徉在网络世界,浏览各种信息,感受时代的脉搏;或是把玩电视、手机,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也或与家人一起聊天、说笑,共享温馨时光。等疲乏袭来,我便与周公的梦偕游,在梦中寻找那份宁静与安宁。
思绪常常飘远,我总会想起家中两个孙儿的趣语。他们说:“爷爷、爸爸,从来都不是欺负妻子的混子;而奶奶和妈妈,却是把控爷爷、爸爸的锁扣。可爸爸妈妈的摔跤表演赛,更让我们在‘加油,加油’中,呐喊助威……”这些童言稚语,幽默风趣,常常让我们捧腹大笑。他们就像两颗快乐的开心果,为整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他们的存在,仿佛将季节的调侃之风带入了这个冬天,让整个冬天都变得温暖起来,不再被凛冽的寒风所包裹,让家的温暖扑面而来,也让寒冬变得可爱起来。
翻阅古籍,我对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孝经纬》有言:“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道:“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古人观察天地运行的智慧令人惊叹,他们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冬描绘得诗意盎然。斗转星移,太阳行至黄经225°,意味着秋去冬来。这份传承千年的智慧,让我们在面对寒冬时多了几分从容,少了几分畏惧。冬,不仅是万物收藏的季节,更是一个沉淀、积累的过程。它让我们在寒冷中学会坚韧,在寂静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从晚秋开始,至立冬时节,加衣成为了必然。今年的冬似乎来得更急切些,雨水频仍,寒意逼人,寒冷来得更快。走在街头巷尾,我看到年轻人早已收起夏装,纷纷穿上了长衫长裤和鞋袜。而我们这些中老年人,更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从内衣到春秋衫,再到厚实的外套,有的还戴起了帽子。老年人自有保暖的窍门,预防保健方面,我们可是有自己的一套。
在店铺里,老主顾们聚在一起闲聊时,总说起要南飞避寒的计划。他们说,今年肯定要提前飞到暖和的沿海城市去避寒过冬,毕竟老年人去惯了,不去还真受不了。我只是微笑倾听,因为我有自己的选择。我要与儿子一起守店看铺,享受与孙子的天伦之乐。在做事的间隙,我还可以写小说散文,练书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我们四川成都,暖冬的天气越来越多,也不见得有多冷,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我想,如果把夏的避暑与冬的避寒都当作习惯,那么到了八九十岁耄耋之年走不出去的时候,那该怎么办呢?所以,我始终坚信,守住家户过冬,才是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是自由,别人的选择我尊重,但我也会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冬,就像一首悠扬的乐章,有激昂的部分,也有舒缓的部分。它带来了寒冷,也带来了宁静;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这个冬天里,我愿与它相伴,在即将到来的风霜雨雪中,笑靥常开,欢乐常在。让我们一起在冬的怀抱中,绽放属于自己的欢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窗外,冬雨依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在诉说着冬的故事。而我,将带着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冬的感悟,继续前行,迎接每一个新的一天。冬不拉弹唱出别样旋律,这个冬天,自有其独特的咏叹调。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