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荷兰没等到中国货,自己承担全部责任,商务部宣告终结

荷兰政府这次是彻底打错了算盘, 他们以为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的总部,就能控制这座全球关键的芯片工厂,继而把芯片当作筹码来逼迫我们妥协。

但事实证明这种霸凌手段根本行不通,最终结果是他们自己陷入了困境,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荷兰政府去年九月底的一场决策,正让全球半导体行业承受连锁压力,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风波,历经一个多月的发酵,最终以中国商务部在11月初明确“荷方承担全部责任”的表态画上句号。

原本试图通过控制安世荷兰总部来施压中国的做法,反而让荷兰自身的企业和欧洲汽车产业陷入被动, 整件事源于一场高度同步的行动。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推出所谓“50%规则”,要求被制裁企业所控股的子公司同样受到限制。

不到一天荷兰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了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并将中方股份交由荷兰机构托管,这一迅速配合,被外界视为向美国递出的“投名状”。

然而安世半导体作为车规级芯片的重要供应商,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荷兰政府所提出的“安全威胁”理由,难以解释其对一家为当地创造就业、并支撑欧洲汽车芯片供给的企业采取行动的合理性。

局势在荷兰方面采取断供措施后出现反转,10月26日荷兰单方面停止向中国境内的安世半导体工厂供应晶圆。

但结果出人意料,中方生产未受显著影响,而荷兰方面却很快面临交付难题, 关键原因在于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布局。

安世产品约七成需要在中国完成封装测试,而荷兰本土缺乏相应配套能力,中方借助成熟的芯片产业集群,快速启动国产化替代方案维持产能。

反观安世荷兰分部,在失去中方供应链协作后,迅速陷入运营困境, 这场风波很快波及下游汽车制造业。

安世半导体的客户包括大众、宝马等欧洲车企,欧洲约三分之一的车用芯片直接或间接依赖中国环节。

供应链受阻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警称,欧洲车企可能面临半年以上的生产中断风险, 影响已向全球扩散。

有消息称本田墨西哥工厂因无法获得安世芯片而暂停生产,由于车规芯片更换供应商需经过漫⻓的重新认证,欧洲汽车业的“缺芯”压力可能将持续较久。

针对荷兰试图将责任转嫁中国的做法,中国商务部在11月4日明确回应,指出全球供应链中断的责任完全在荷方,要求其纠正错误行为。

中方同时表示会考虑设立出口豁免机制,允许企业申请许可,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态度, 这一事件也与近期西方某些政治言论形成对照。

例如德国外长访华前高调谈及台海问题,却对影响全球芯片供应链的单边制裁保持沉默,这种选择性关注,折射出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双重标准。

当自身利益受损时高呼规则,而当其盟友采取类似行动时却选择回避,半导体产业作为全球化分工的典型代表,任何试图以政治手段割裂产业链的行为,最终都会反噬发起者。

新闻一经发出,网友们纷纷发出自己的想法。

“荷兰以为掐的是别人脖子,结果勒的是自己的腰!”

“安世70%的封装测试靠中国工厂,荷兰一断供,自家先断粮,欧洲车企跟着喊疼。”

“这波操作好比拆了自家承重墙,还想让邻居塌房?”

“德国外长说中国不能武统台湾,那美国搞贸易战时她咋不说话?”

“荷兰抢公司叫‘保护安全’,中国反制就成了‘破坏供应链’?这双标玩得比半导体技术还溜!”

“当年特朗普加关税没人吱声,现在中国依法反制,倒成了‘破坏规则’?这剧本我熟!”

“车企老板们现在怕是想把荷兰政府拉黑!”

“荷兰这波‘政治秀’,买单的却是全球汽车业”。

“全球化时代,玩零和博弈就是自断后路。”

“合作时我们是大市场,对抗时我们是全产业链,这题该怎么选,某些国家该醒醒了。“

假如你是欧洲车企老板,面对芯片断供危机,你会先找荷兰政府”算账”,还是转头和中国供应链谈合作?为什么?评论区等你高见!

信息来源:和讯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8

标签:财经   商务部   荷兰   国货   责任   中国   欧洲   半导体   芯片   全球   中方   政府   产业链   德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