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18岁瞒着父母去当兵,因一双雨靴,遭遇枪战,差点有家难归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毛主席少年时“盗用”两诗,不但骗过老师,也骗过了无数学者专家》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11年春,毛主席在东山高等小学堂堂长李元甫的积极奔走下,转学到了长沙驻省湘乡中学读书。

这,是毛主席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飞跃。

到了长沙,他第一次目睹了省会的繁华,感觉到了世界之大、学海之无涯。

他也因此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并通过阅读报纸,知道了社会动态和时局的变幻。

著名的同盟会会员宋教仁、于右任主合编有《民立报》,正在不断地鼓吹资产阶级革命。

毛主席读到了这份报纸,才知道光绪皇帝已经死了,而且,就在1911年4月,黄兴在广州领导了武装起义。

毛主席还通过阅读这份报纸,了解到了孙中山、同盟会。

渐渐地,他有了革命思想。

1911年5月,当湖南、四川、湖北、广东兴起了“保路运动”,他便以巨大的热情投入了这场运动中,毅然剪掉自己的辫子,以此表示与清王朝的势不两立。

这还不算,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他跃跃欲试,恨不得参加到起义军队伍中去。

说来也巧,某天,一个革命党的宣传家进入了校园,向同学们介绍了武汉三镇的形势,说袁世凯的北洋兵正在分兵南下,企图钳住武汉,革命前景凶险,希望大家投身革命,参军救援湖北起义军。

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1911年这一年,正好18岁,血气方刚,第一个举手报了名。

同学们无比惊奇地看着他,无不深为他的勇气所佩服。

要知道,当兵,就意味着要打仗。打仗,则避免不了伤亡。

驻省湘乡中学的学生,都肩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要通过读书,学习到知识,改变命运,以谋求日后有更好的发展。

毛主席也一样,他的父母只知道他是到长沙读书了,一旦知道他投笔从戎,放弃了学业,到军队里打仗,肯定会反对。

所以,毛主席对于自己当兵的决定,在给父母的书信里没有透露出半点口风,只说自己需要购买相当的资料书,急等钱用,以此来筹备前往汉口的路费。

毛主席的行动影响到了身边的好几位同学,几个人凑在一起,商议定了动身的日子。

动身前,毛主席从别人的口中听说,汉口的街道潮湿,走路必需要穿雨鞋。

毛主席是没有雨鞋的。

怎么办?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在军队里当差的朋友。

朋友那里有雨鞋,他决定去找这个朋友借。

这个朋友所在的军队当时驻扎在城外。

第二天一早,毛主席从小吴门走出了长沙城,兴冲冲地向协操坪走去。

刚来到兵营门口,就被一个荷枪实弹的卫兵阻住了。

那个卫兵告诉毛主席,说:“我们要发动起义了,这里很快就要打仗了,你快走吧,有多远就走多远,你看,我的枪里已经上了子弹了。”

毛主席心头一凛,赶紧转身离开。

果然,还没走几步,就听见兵营里吹响了集结号,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纷纷跑往操坪上集合。

仗,就要打响了。

毛主席一路小跑,到了经武门。

但是,城里的守城部队已经警戒,紧闭了城门。

毛主席不死心,转往云阳门。

云阳门也已经关闭了。

其实,云阳门正是城外起义军的主攻方向。

毛主席还站在护城河边发愣,身后已响起了一阵急如炒豆的枪声。

城上的守军纷纷向城下还击。

毛主席身陷两军交战的交叉点上,实在凶险无比。

好得他见机得快,一猫腰,三步并作两步地窜上了留芳岭,趴倒在草丛里,静观其变。

不得不说,这场由焦达峰、陈作新率领的湖南新军的起义非常成功,他们在发起起义前已提前让人在城里做好了策应。

一阵激烈的短兵相接过后,城门被城内的接应者打开,起义军一拥而入,成功地攻占了巡抚衙门,在长沙城头上升起来“汉”字白布旗子。

那么,毛主席就不必到汉口去投军了,他和他的两个同学参了军,他本人被编入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

关于毛主席在湖南新军里的军旅生涯,老覃早年发布过《1950年,毛主席首幅标准像公布,一铁匠见了大呼:他是我的兵》《老农“疯言疯语”,说毛主席曾是他的兵,不久,主席写了封信给他》两文,里面有详细的讲述,这里不再赘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历史   雨靴   枪战   父母   云阳   起义军   汉口   新军   长沙   湖南   同盟会   湘乡   雨鞋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