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宏图伟业,其“经世致用”的思想种子究竟于何处萌发?8月21日,“左宗棠与近代新疆”项目专家组一行来醴,开展学术考察与调研活动,在渌江书院的青砖黛瓦间,探寻这位晚清重臣与醴陵的不解之缘。
1836年至1838年间,年轻的左宗棠曾在此担任山长(院长),对于前来考察的专家组而言,这不仅是他早年的一段执教经历,更是其“经世致用”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试验田”。专家们缓步穿行于讲堂斋舍,仔细观摩历史陈列,感受其当年在此“藏修息游,讲求义理”的余温。座谈环节,专家们在充满书香气息的乐之书店深入交流,认为左宗棠在醴陵的两年,是他人生轨迹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不仅磨砺了心性,更收获了关键的人脉。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杨东梁:醴陵也是左宗棠的一个福地,做渌江书院山长的时候,遇到了陶澍。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我是必须要到醴陵来看一看的。
专家进一步指出,左公的影响力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将醴陵的才俊志士也卷入到时代洪流之中,这为地方史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马金华:左公他不仅仅是一个人,他把醴陵的这些仁人志士,书院的学生也带去参加了西征,为西征、收复新疆做出了贡献,可以进一步去挖掘左公更多的事迹,也可以把到底是哪些学生,(挖掘)这些学生后续又在西征军的过程中,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