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泰国与柬埔寨因柏威夏寺附近领土争端爆发冲突,造成33人死亡,数千人流离失所。泰国指责柬埔寨无人机越界,柬埔寨则称泰国军队违反协议。冲突迅速升级,泰国切断边境电力供应,柬埔寨经济受创。
7月26日,特朗普在苏格兰坦伯利高尔夫球场发文,称已与两国领导人通话,促成停火。他威胁若不停止冲突,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两国商品征收36%关税。泰国电子产品和柬埔寨纺织品高度依赖美国市场,这一威胁迫使两国迅速妥协。
7月2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主持谈判,泰柬双方同意从午夜起停火,并恢复高层沟通。
特朗普的介入并非出于和平理想,而是延续其“交易外交”逻辑。
他以关税为筹码,精准抓住两国经济命脉,加速了停火进程。泰国是美国在东南亚的传统盟友,柬埔寨虽与中国关系密切,但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达45%。这种经济杠杆让特朗普的威胁极具威慑力。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斡旋作用同样关键,东盟的“非干预”原则使马来西亚成为泰柬信任的中介,特朗普的强势介入虽促成协议,却也引发东盟国家的不满。马来西亚外长明确表示,外部力量不应过度干涉东盟事务。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他促成了六场冲突的停火,包括印巴冲突、刚果与卢旺达争端等,平均每月一场。
印巴冲突源于帕哈尔加姆恐怖袭击,印度发动“辛杜尔行动”,巴基斯坦反击,双方交火五天。特朗普声称促成停火,但印度否认其作用,强调是双边协商结果。
泰柬冲突的背景复杂,特朗普的介入仅是表面止血。
柏威夏寺自国际法院裁定归属柬埔寨后,泰国始终不服,双方围绕4.6平方公里争议区域多次交火。
2025年5月,一名柬埔寨士兵被杀,点燃新一轮冲突。泰国出动F-16战机,柬埔寨以火箭炮回击,双方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此外,柏威夏寺地下蕴藏的稀土资源,价值6000亿美元,成为大国博弈的隐形焦点。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虽促成停火,却未触及领土和资源争端的根源。
我国在泰柬冲突中保持克制,外交部发言人郭佳琨仅表示支持对话解决争端,未明确偏袒任何一方。中国代表在吉隆坡谈判中低调观察,未主动发声。这种策略避免了直接干预的尴尬,维护了与泰柬的贸易关系,同时巩固了与东盟的互信。
特朗普的“以商逼和”模式折射了美国在亚洲的深厚影响力。美国与泰国的联合军演、柬埔寨对美出口的依赖,以及在南亚的军事存在,构成了其地缘政治杠杆。特朗普的策略虽简单粗暴,却精准利用了小国的经济弱点。
特朗普将泰柬停火视为个人成就,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宣扬“和平总统”形象。他声称将类似策略应用于俄乌冲突,威胁对俄罗斯实施高额关税。美国媒体对泰柬停火的报道多以“特朗普干预”开头,X平台上MAGA支持者欢呼“世界欠他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国际社会对其动机多有质疑,认为他更关心2026年中期选举的选票,而非持久和平。
特朗普以“和平总统”自居,试图通过调解冲突重塑美国霸权,但其不可预测性让国际社会评价两极分化。
我国从中吸取教训,在亚洲事务中更加注重平衡经济与地缘战略,应对未来的复杂挑战。
参考资料
挪威财长收到特朗普意外来电:又提了诺贝尔和平奖 金十数据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