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于广州的歌手张敬轩近年来在香港乐坛取得非凡成就,受到当地新生代歌手的普遍推崇,并被赠以“轩公”的美称,而他对于这个称号也欣然接受,几年前还开设网络节目《轩公敲碗》,深受粉丝群体欢迎。

不过,日前他在Instagram直播时突然呼吁粉丝不要再称自己为“轩公”,还称在几小时前出席活动时,被TVB女艺人兼司仪方健仪(Akina)如此称呼,感到些许不适与困扰。之后,方健仪在社交账号发文致歉,引发更大风波。

10月24日晚,张敬轩出席万圣音乐节嘉年华时对此作出回应。
他表示,并不讨厌被外界称为“轩公”,是自己在直播中没有表述清楚,进而导致了这场误会:“这件事我处理得有问题,毕竟说得不清不楚、没头没尾,新闻出来后让大家误会了,连我妈都打电话来问这件事。”

至于方健仪的道歉,张敬轩回应道:“事后我有和Akina说这件事,告诉她其实不需要道歉,因为我(在直播中)也有疏忽、太放松了的地方。”

谈及对“轩公”这个称号的看法,张敬轩强调,并非不喜欢这个称号,而是许多大几十岁的长辈也这么叫,让自己承受不起,这才在直播中脱口而出希望大家不要这么叫,可能“轩仔”这个称呼会更好一些。

不仅如此,张敬轩还举例称,今天(10月24日)下午参加老板杨受成及其夫人结婚40周年庆祝活动时,也被对方称为“轩公”,自己真的愧不敢当。“老板不会叫轩仔、张敬轩,他每次见到我,哪怕是大庭广众下,都是叫我‘轩公’,我真的承受不起。”

那么,既然呼吁大家不再叫“轩公”,为何还会有《轩公敲碗》系列节目以及相同的YouTube频道名称呢?张敬轩解释称,这是因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一部科幻片叫《关公大战外星人》,受此启发,同事构思出“轩公大战透明人”的创意概念,这才有了现在的节目和频道名称。他还强调,考虑到已经是既定事实,不会更改节目和频道名称。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张敬轩呼吁大家不要叫他“轩公”一事,圈内友人也颇感意外。
和他关系极好的新生代艺人魏浚笙日前出席活动时表示:“我们平时都叫他‘轩公’,没觉得他不喜欢,他也没要求我们不要再这么叫。不知道他为何这次会这么说,但我觉得这个称呼是正常的,而且他也没表达过异议,因此这一称呼并无不妥。当然,如果他叫我改口,那我肯定会改。”

事实上,香港娱乐圈称谓体系早已混乱,尊称滥用的现象非常普遍,和内娱看谁都叫“老师”的情况差不多。
例如ViuTV旗下组合ERROR,成员193(郭嘉骏)虽出道仅数年,尚无公认代表作,却已被冠以“三爷”之称,另一成员何启华(阿Dee)也被尊称为“Dee爷”。这些称号无形中将其置于与周星驰(星爷)等殿堂级人物平起平坐的位置,未免显得浮夸与失序。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样一个称呼泛滥、尊称贬值的时代,张敬轩主动提出“降格”为“轩仔”,实则是一种难得的清醒与自知。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