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小雪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告别了飒爽金秋,我们渐渐走进银装素裹的冬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小雪时节往往寒潮来临,强冷空气活动频率较高。此时北风渐劲,初雪或临,万物冬藏,天地寒凉。
今日小雪
传/统/二/十/四/节/气
小雪节气后,天地阳气禀立冬沉降之性,继续向地下收敛。人亦需注意减少过度消耗,储存阳气,养生应格外注重防寒保暖。防脚寒、防头冷、护胸背、护腰腹,避免机体过度消耗阳气,充实四肢来抵御寒邪。
小雪习俗
LIGHT SNOW
吃“刨汤”,补虚损
吃“刨汤”,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习俗,即杀掉家里养的年猪,将鲜猪肉、内脏等一起放在大锅里熬煮好,配以其他菜,请来亲朋好友一起边吃边谈,联络亲情友情。中医认为,猪肉具有补虚强身、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民间素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人们一般用食盐配上花椒、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把肉腌在缸里,7~15天之后,用粽叶或者竹篾将肉串挂起来,滴干水,再用柏树的枝条和树叶或甘蔗皮熏烤肉,最后将肉挂在通风处晾晒两天。肉类经过这一系列的香料腌制以及熏烤后,具有了温中散寒补气的功效,适宜冬季食用。
养生重点
LIGHT SNOW
温阳补气为原则
小雪节气,部分地区处于雨雪交杂的时节,外界的湿冷较盛,养生要以温阳补气为大方向。可以通过享受“冬日暖阳”来巧妙吸收自然界阳气,尤其是在岭南地区,晒太阳时间以早上十点到下午两点为宜。白天仍应慢慢加衣,原则是以穿衣不出汗为度,避免汗孔大开,引风邪寒气侵入人体。
小雪节气饮食也应当遵循温阳补气的原则,最宜食用温肾补气的食物,以平补为主,佐以滋阴之品,切忌进补大热之品,注意外御湿冷、内防燥热。可以多吃一些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具有补益肾精的功效,同时不会过于温燥。
在北方一些地区,可能已经开始集中供暖,在密闭的暖气室内,很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等症状,可以通过吃萝卜、梨、甘蔗等清润之品来改善症状。
此时节天地湿冷,容易导致人体四肢末端的气血运行不畅,出现四肢凉、关节痛等不适,除了平时穿棉袜、护膝来保暖,还可以睡前用温水泡脚,以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小雪时节,天已积阴下雪,天气逐渐变冷,人留在室内时间变长,户外活动变少,身体血液循环减慢,人体抗病免疫力降低,容易患疾病,要积极运动,强健体质,预防疾病。
运动应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运动的方式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注意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容易受凉。
来源:养生中国、中国中医、人民网科普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