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布鲁塞尔总部的一纸公文送到北京:2025年6月20日起,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被挡在欧洲公共采购市场门外。理由?竟是欧盟单方面认定的所谓“不公平竞争”。
中国商务部沟通窗口敞开了半个月,等来的却是欧盟的寸步不让。7月6日,中国财政部文件悄然上线:
即日起,中国4500万元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欧盟医疗器械企业出局!但文件留了条缝隙:在中国设厂的欧洲企业不受影响,非欧盟企业采购欧盟设备不超过合同额50%的也可通行。
就在这份文件发布的同一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公开承认:9日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已经不可能”。此刻,欧盟手中还捏着一份准备砸向美国的950亿欧元关税清单。
布鲁塞尔的决策来得突然却不意外。6月20日,欧盟搬出《国际采购工具》,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挡在公共采购门外。
但欧盟中国商会第一时间拍案而起,直指欧方结论“不公允、不符合实际”。中国市场从未排斥欧盟企业:
德国西门子的CT机、荷兰飞利浦的超声设备在中国三甲医院随处可见。欧盟这份指控,更像是给保护主义披件遮羞布。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留足余地,期待通过对话化解分歧。可欧盟那边静悄悄,倒是法国外贸银行专家放风:
这不过是“新规下的第一个案子而已,后面估计还有一堆”。话里话外,摆明要把与我国的对抗对抗进行到底。贸易战没有赢家,但有人偏要试试水温。
欧盟这波操作的时机耐人寻味。甚至就在对中国医疗器械发难前一周,欧盟还在北京大谈“合作”。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更是亲自表态:“与中方进行了友好对话”,强调中国在解决关税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转向为何如此之快?看看大西洋对岸就明白了。特朗普政府4月给欧盟商品贴上20%关税标签,还狮子大开口要求欧盟购买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
欧盟低声下气去华盛顿谈判,却被当面甩了闭门羹。这也让欧盟突然发现:一边是美国举着关税大棒勒索,一边是中国手握稀土和市场的筹码。
但处于夹缝中的欧洲,选择了最冒险的走钢丝策略:既对中国示强,向美国证明自己还有利用价值。
北京的反击来得快、准、稳。7月6日财政部文件,核心三条直击要害:4500万元门槛以上采购排除欧盟企业;非欧盟供应商的欧盟设备占比不超50%;已签约项目既往不咎。
这种反制堪称教科书级操作。一刀切?不存在。文件特意注明:在中国生产的欧资企业不受限制。
既守住底线,又给合规企业留活路。商务部发言人点得明白:这是对欧盟“构筑保护主义壁垒”的必要回应。
医疗器械领域选得更是巧妙。欧盟限制中国光伏、风电在先,中国反制医疗器械在后。两边都是对方的高附加值产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疼痛感绝对对等。
欧盟企业这下坐不住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年规模超万亿元,4500万以上的大单多数来自三甲医院和省级采购。德国某内窥镜企业驻华代表连夜发邮件:“必须加速本地化生产!”
欧盟敢冒险出招,或许忘了中国手里还捏着张关键牌:稀土。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近50%,精炼产能超90%。电动车电机、风力发电机没这些材料就得趴窝。
当欧盟汽车供应商协会急得跳脚警告“供应链要瘫痪”时,王毅外长在7月3日用一句话稳住局面:
“稀土出口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这不是空头支票,中国早为合规企业开设“绿色通道”,依法加速审批流程。
中国稀土管制政策成了绝妙的地缘政治平衡术。既守住国家安全底线,又以制度化保障化解欧盟焦虑。当美国逼盟友选边站时,中国证明合作共赢才是可行之路。
欧盟对华政策陷入危险的精神分裂。一边将中国定为“制度性对手”,一边又承认是“不可或缺的伙伴”;一边限制中国电动车进口,一边又呼吁中方“重塑贸易关系”。
这种摇摆暴露了欧洲的战略短视。王毅外长访欧时直言:“中国视欧洲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可欧盟却把经济议题安全化,5G技术合作、电动汽车贸易都被套上地缘政治枷锁。
欧洲真正的困境在于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让欧洲清醒:跨大西洋关系的安全红利正被利益算计侵蚀。
医疗器械风波虽是贸易摩擦的浪花,却映射出中欧关系的深层航道。当美国挥舞单边主义大棒时,中欧本应成为稳定全球贸易的双锚。
务实合作已有成功先例。6月巴黎高层磋商,中欧把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白兰地反倾销案等敏感议题同时摆上桌,硬是通过坦诚沟通建起危机管控机制。
这种不回避分歧、聚焦解决方案的作风,才是成熟大国的相处之道。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11万列,几乎连接起了这个欧洲。
这支钢铁驼队连起的不只是货物,更是两大文明的共同利益。7858亿美元的年贸易额背后,是数百万家庭的生计所系。
布鲁塞尔的官员们正在重新评估那份医疗器械限制令的价值。中国财政部文件生效首日,德国某医疗集团紧急召开董事会,全票通过在华扩建生产基地的决议。
王毅外长上月站在柏林市政厅的讲台上,声音平静却传遍全场:“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只要坚持对话合作,阵营对立就难以形成。”
此刻,这句话在医疗器械采购招标现场、在匈塞铁路的建设工地、在新疆的风电光伏电站,正变成实实在在的共赢故事。
参考资料:
《对等限制!商务部、财政部,都出手了!》——光明网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