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家伙,从他第一次当总统开始,就爱折腾贸易这事儿,尤其是盯着中国不放。2018年那会儿,他一上来就搞了对华关税战,征收了上千亿美元的税率,从钢铁到电子产品啥都包括进去。本来以为能让美国制造业回流,结果呢?中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从2016年的3470亿美元搞到2020年的3100亿美元左右。农民出口大豆啥的销量直线下降,工厂也没见多少回来。特朗普自己后来也承认,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中国供应链太深了,动不了根基。到了2024年他又选上,2025年1月20日就职,贸易政策还是老一套,但很快就变了调。
话说回来,特朗普第二任期一开始,还在跟中国纠缠。2月1日,他就签了行政令,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搞了针对芬太尼的关税,对中国征收10%,后来3月4日又加到20%。中国那边也回击,征收了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啥的15%关税,还有10%的原油和农产品税。双方你来我往,谈判桌上没少拉锯。特朗普团队一看,直接硬刚中国太费劲,供应链依赖太重,逆差没缩小不说,美国企业还叫苦。4月2日,他干脆宣布“解放日关税”,对全球进口商品征收10%的普遍税率,从4月5日生效。这招其实是想避开中国,转头去捏软柿子。
你知道吗,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还是有明显优势的。经济体量大,科技领先,军事实力强。特朗普团队研究了二三十年来的数据,发现美国衰弱主要是和中国比起来,其他国家根本不是对手。日韩、欧盟、东盟这些,经济依赖美国市场,供应链也离不开美元体系。特朗普就想通了,只要不和中国死磕,转而去谈关税,就能轻松拿到好处。白宫内部报告显示,对华关税战让美国损失了至少1.3%的市场收入,相当于每户家庭多交1300美元税。但对其他国家,谈判起来就顺多了。
拿印尼来说吧,7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和印尼达成了贸易协议。印尼那边妥协得厉害,同意取消对美国商品99%的关税壁垒,还承诺大量采购美国能源、农产品和波音飞机,甚至提供关键矿产资源。美国呢?只是把原计划的36%惩罚关税降到19%。印尼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本来就有180亿美元逆差,现在这个协议一签,美国企业直接受益。印尼官员也没办法,美国市场太大,丢不起。协议细节包括印尼增加对美国大豆和玉米的进口,波音订单至少上百亿美元。特朗普说这是“历史性胜利”,但其实就是利用了印尼的经济弱势。
日本那边也差不多。7月23日,白宫公布美日贸易协议,日本追加5500亿美元的投资,购买100架波音飞机,增加75%的美国大米进口配额,还取消了对美国汽车的销售壁垒。美国就把关税从25%降到15%。日本制造商本来就依赖美国市场,汽车出口占大头,现在这个让步等于拱手送钱。协议还包括日本投资美国基础设施,帮着建高铁啥的。特朗普团队算过账,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太大,压力一施就服软。相比中国,日本没那个底气硬抗,因为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日本很多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
欧盟的协议是7月27日敲定的。欧盟同意对部分美国商品零关税,追加6000亿美元的投资,采购大量美国能源和军工产品。美国把关税从30%砍到15%。欧盟内部闹得挺凶,有人说这是“惨败”,因为欧盟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农产品啥的现在成本更高了。欧洲国家经济本来就疲软,俄罗斯那边能源问题还没解决,现在又得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特朗普的策略就是这样,避开中国,转而对盟友下手。这些国家不像中国,有稀土、廉价商品这些王牌,供应链也没那么独立。
特朗普这个“避中击弱”的路子,其实是认清了现实。美国过去几十年搞全球化,本来以为能高枕无忧,结果中国崛起,占了低端产业链,还往高端爬。美西方发现,在旧的自由贸易体系里,他们越来越吃亏。意识形态对立也加剧了矛盾。特朗普上台后,用关税战重塑全球贸易体系,新体系带上政治壁垒,那些听话的国家才能加入,不听的就被排除在外。俄罗斯、朝鲜啥的,直接被踢出去。中国呢?虽然没被直接针对,但特朗普的目标就是孤立中国。
中国怎么应对呢?加强和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比如非洲、拉美,签了不少基础设施协议。稀土出口管制也强化了,从2025年4月起,对美供应量限制,逼着美国企业找替代。国内内循环推动,消费能力提升,高科技领域进展快,半导体、新能源啥的出口稳定。内需占比上升,避免了孤立风险。中国经济韧性强,美西方在稀土、廉价商品上还得依赖中国,而中国在高新技术上越来越自给自足。特朗普想把中国排除在外,没那么容易。
全球影响呢?特朗普的策略短期看成功了,贸易体系重塑在推进。但长远来说,世界经济受损。关税战让全球贸易下降0.2%,美国户均多交1600美元。盟友们不满,欧盟内部有人抗议,日本制造商前路挑战大。印尼啥的,虽然妥协了,但经济压力不小。特朗普任期内,贸易政策遗留影响会持续,到2029年卸任时,美中关系还紧张。但中国通过这些措施,站稳了脚跟。
特朗普发现的这个“世纪漏洞”,说白了就是美国霸权面对中国时的无奈选择。避开硬茬,转去欺负弱的,看似聪明,其实暴露了软肋。世界变了,美国再强,也不是万能的。中国崛起,让全球格局多极化。特朗普的路子,能走多远,还得看时间检验。
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没意识到这个漏洞,精力全放在中国身上。结果呢?关税战打了几年,中美贸易逆差更大了。美国企业供应链乱套,消费者价格上涨。农民出口下滑,制造业回流有限。特朗普后来反思,第一阶段协议签了,但效果一般。2020年逆差还高居不下。他团队分析,主要是中国有底气,产业链完整,市场大,科技追赶快。其他国家呢?日韩欧盟这些,经济依赖美国,军事实力弱,谈判时底牌少。
第二任期,特朗普学聪明了。4月宣布普遍关税后,焦点转向容易谈的国家。印尼协议是第一个突破,7月15日签的。印尼取消99%壁垒,美国降到19%。印尼承诺买美国能源、农产品、飞机,还给矿产。印尼对美贸易逆差180亿,现在更吃亏。但印尼没办法,美国是最大市场。协议让美国农民受益,大豆玉米销量Up。
日本7月23日协议,日本投资5500亿,买100架波音,增75%大米进口,拆汽车壁垒。美国15%关税。日本顺差大,但压力下服了。日本制造商调整生产线,成本升,但市场不能丢。
欧盟7月27日,零关税部分商品,投资6000亿,买能源军工。美国15%。欧盟出口汽车农产品受影响,内部不满。但欧盟经济弱,能源依赖美国天然气。协议让美国军工企业赚翻。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