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组织暑期夏令营走进嘉峪关,孩子们在河西走廊触摸历史,感受文明,对甘肃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嘉峪关第一墩,这座明代长城最西端的烽火台矗立崖边,脚下讨赖河涛声从56米深的崖下传来,孩子们俯身观景,听讲解员讲述墩台兼具军事防御与守护丝路水源的双重意义。“石头是不是看着商队走过?”稚嫩的提问里,藏着对丝路繁华的好奇。风过河面,孩子们望着对岸戈壁,渐渐明白,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特别。悬壁长城的陡峭石阶上,孩子们手拉手向上攀登,汗水浸湿衣衫。“古人一锤一凿修起城墙,靠的是韧劲儿,因为这里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山势越险,越能挡住敌人”。讲解员的话让孩子们驻足,抚摸城墙垛口时,仿佛读懂了“坚守”二字的千钧重量。
从第一墩的河川到悬壁长城的山脊,孩子们的小本子上又多了许多字迹,“第一墩守着水,也守着丝路的希望,悬壁长城好陡,古人太厉害……”这些记录是他们与历史对话的凭证,也是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养、教、康、治、社”五位一体关怀的生动体现,“养”在旅途的悉心照料里,“教”在历史场景的浸润里,“康”在攀爬绝壁的体能锻炼里,“治”在团队互助的心理成长里,“社”在触摸社会文明的体验里。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