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烟名酒##沐风林传媒##白酒渠道##酱香酒##低度酒#
一边是茅台镇70%酒厂停产、原酒价格腰斩的萧条景象,一边是五粮液29度“一见倾心”在年轻人中秘密测试的火热场景,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时刻。
仁怀市中小酒企数量从近2000家锐减至800多家,70%中小酒企已经停产。酱酒价格全面下跌,曾经热捧的“二茅台”1935价格从高位腰斩至600元,茅台终端价较四年前峰值下跌超48%。
与此同时,五粮液重启29度经典配方,泸州老窖研发成功28度国窖1573,甚至16度、6度产品已在计划中。洋河以33.8度“微分子”系列抢占市场,汾酒低度青花汾和果味清香型白酒在抖音收割3.6亿流量。
一、酱酒退潮,泡沫破裂后的行业阵痛
2025年的酱酒市场正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牌。资本狂欢过后,留下的是产能过剩与价格体系的全面崩塌。酱酒行业年产量约65万千升,同比下降13.33%,这是六年来的首次下滑。
在茅台镇,前期过热投资的反噬正在显现。原酒价格从每吨30万元暴跌至10万元以下,中小酒企库存周转周期超18个月,资金链断裂已成常态。与2013年受政策冲击导致的停产潮不同,此轮调整源于资本泡沫破灭后的结构性危机。
价格倒挂成为普遍现象。茅台1935价格腰斩至600元,口粮酒酱香经典、金王子等纷纷跌破200元。习酒窖藏1988近两年下降超150元,君品习酒从高位下降超300元。
渠道库存积压触目惊心。瑞银报告显示,茅台社会库存相当于14-15个月销量,约合9000万瓶,市场库存规模达1500亿以上。其他酱酒品牌同样面临渠道积压的社会库存难以消化的困境。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头部茅台、郎酒、习酒在逆势中业绩和产能持续增长,而仁怀酿酒企业数量预计将从1925家压缩至700家。80%的产能将集中于头部企业,中小企业面临生存空间被极限压缩的困境。
二、低度酒崛起,名酒企业的青春焦虑症
与酱酒退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度白酒市场的爆发式增长。2025年,低度白酒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7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远超行业整体水平。
名酒企业集体化身“度数魔术师”:
五粮液宣布下半年将重拾90年代停产低度酒,29度“一见倾心”正在年轻消费者中秘密测试口感
泸州老窖研发成功28度的国窖1573,后续16度甚至低于6度也在考虑中
洋河计划以果酒、露酒33.8度“微分子”和下半年推出的低度潮饮,抢占“早C晚A”场景
汾酒推出低度青花汾和果味清香型白酒,凭借“桂花汾酒”抖音爆款收割3.6亿流量
这场集体行动的导火索,是白酒主力消费群体的代际断层。当50后、60后逐渐退场,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接受率仅19%,远低于啤酒(52%)和果酒(29%)。
低度化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一场技术的生死考验。在酒体设计者眼中,酒精度每降1度,都是风味的生死考验:浓香型白酒原酒达70度,降度易引发酒体浑浊、风味流失。
五粮液借AI勾调平台锁住香气,洋河用“小分子技术”保留醇厚感,成本不降反增。
三、消费重构,年轻人重塑白酒市场规则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背后,是消费主力军的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当前白酒消费者中18-35岁年轻人占比显著提升,超过60%偏好低度酒产品。
年轻人对白酒的需求呈现出鲜明特点:
口感偏好:83%的年轻人偏爱20度以下酒饮,辛辣的“酒桌炮弹”让位于“清爽微醺”。
消费场景:商务宴请的“面子酒”失宠,露营、音乐节、闺蜜自拍局成为新主场。
价值取向:从注重投资收藏属性转向追求“心价比”,愿为情感共鸣和品质体验买单。
政策环境也在加速消费场景重构。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酒水,直接冲击高端白酒的政务消费渠道。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白酒企业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的企业仅21.1%,而客单价同比下降超五成(57.9%)。价格带持续下探至300元以下区间,中高端产品面临库存积压压力。
宴席市场成为2025年酒商的新希望。2024年是无春寡年,宴席受影响明显,而2025年有两个立春,婚宴或将迎来小高峰。
经销商们正在整合宴会产品:百元以下主做近郊消费群体,百元以上针对市区大众,200元左右瞄准核心消费群体。
四、渠道变革,经销商生存路径重构
面对行业剧变,“不下饭桌就有机会”成为经销商群体的共识。微利时代已经到来,保现金流、降库存仍是关注重点,渠道端转型迫在眉睫。
产品结构调整成为首要策略:
淘汰低利润产品,提高100-200元价位段产品比例;
82.76%的连锁品牌重点布局100-300元价格带;
增加小酒和个性化服务,面向年轻精英消费群体。
即时零售与“酒饮+”战略成为新增长点。《2025中国酒类零售连锁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即时零售是酒类连锁当下最确切的增长机会,可以帮助线下门店补足线上流量短板。
76%的连锁企业实现90天内良性库存周转,展现较强抗风险能力。
创新渠道模式正在兴起:
河南老酒刘实业布局黄酒市场,看中其健康属性和性价比;
湖北酒商在烟酒店拓展土特产销售,借助原有团购渠道进行交叉销售;
济南酒商从街边店转型会所模式,满足客户吃饭喝茶品酒一站式体验。
数字化转型成为必修课。酒类连锁企业在数字化推进、推广引流、模式创新方面都更为积极和灵活,在行业弱周期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五、未来路径,在分化市场中寻找确定性
白酒行业的结构性调整远未见底,但头部企业已经展开多维布局应对变局。一方面坚守品质根基,头部酒企正布局智能化酿造、碳中和酒厂,并加码老酒储备(普遍超20万吨)。
另一方面,文化赋能成为破局关键。酱酒工艺申遗、《酱香通史》出版等文化深耕,正在构建不可替代的品类护城河。酒企从“卖产品”转向“卖生活方式”,茅台推动“友饮”场景创新,肆拾玖坊以社交文化链接消费者。
低度与高度将长期并存,形成双轨发展格局。茅台保留53度飞天的同时,用“酱香拿铁”充当年轻人接触酱香的“引路人”;泸州老窖让6度果酒与52度特曲并行,实现“入门款引流,经典款锁客”。
随着健康饮酒理念普及与新生代消费力崛起,预计2025年低度白酒市场份额将占整体市场19%,较2023年提升7个百分点。
对经销商而言,未来生存依赖于三大能力:精准捕捉100-300元大众价位段的产品甄选能力;融合即时零售、社群营销的渠道创新能力;以及构建“酒饮+生活场景”的体验设计能力。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