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明明知道,是陈诚在暗中帮助吴石家人,为何睁只眼闭只眼?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1950年的台北,国民党高级将领吴石因"共谍"罪名被枪决,按理说他的家属应该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可奇怪的是,吴石的妻子王碧奎仅仅关了七个月就出狱了,他的子女不但能继续上学,每个月还有“神秘人”送来生活费。

而负责“反谍”工作的蒋经国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却从来不过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保定军校走出的两代精英

要说陈诚和吴石的缘分,得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说起。1916年,吴石从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那时候他就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这个福建人不光军事理论学得好,还写了一本《军事理论概要》,成了后来几期学生的必读教材。

三年后的1919年,一个叫陈诚的浙江青年考进了保定军校第八期。陈诚在学校里第一次接触到的军事理论教材,就是吴石写的那本书。


书写得深入浅出,让陈诚这个新生很快就掌握了军事理论的精髓。虽然两人当时并不相识,但陈诚对这位学长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

真正让两人结下生死之交的是1926年的“南昌战役”。

那年夏天,南昌城外战火纷飞,陈诚作为一个年轻军官正在前线指挥作战。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染上了疟疾,高烧不退,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军医说这病来势凶猛,搞不好会要命。

就在陈诚命悬一线的时候,已经是参谋处长的吴石听说了这事。吴石二话不说,亲自带着军医和药品赶到前线,硬是把陈诚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抗战时期,两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吴石负责军事情报工作,陈诚主管作战指挥,两个人配合默契,打了不少胜仗。

私底下,他们经常一起喝茶聊天,从军事理论聊到人生理想,从国家大事聊到家长里短。

陈诚的孩子出生时,吴石还专门送了一套文房四宝作为贺礼。吴石的女儿考上中学,陈诚也托人送去了奖学金。

谁也没想到,后来两个好朋友会立场对立。吴石选择为共产党工作,陈诚则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

1950年3月,吴石身份暴露被捕。消息传到陈诚那里,他整整一夜没合眼。

一份判决书上的三次批注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吴石和其他三名"共谍"被执行枪决。

按照当时的规定,"共谍"家属也要受到严厉处罚。

吴石的妻子王碧奎被判了9年徒刑,两个孩子面临失学,全家人的生活陷入绝境。

判决书送到陈诚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开会。秘书悄悄把文件放在桌上就退了出去。

会议结束后,陈诚拿起判决书,看到王碧奎的名字,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想起吴石救过自己的命,想起两家人曾经的交往,心里五味杂陈。


陈诚拿起红笔,在判决书上做了第一次批注:"此人家境困难,可酌情减刑。"

过了几天,他又加了第二次批注:"建议减至五年。"最后一次批注更直接:"三年以内为宜。"

实际执行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很意外。王碧奎只在监狱里待了7个月就被释放了。

1950年9月20日,当王碧奎走出监狱大门时,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更让她惊讶的是,出狱后不久,就有人找上门来,说有位"陈明德先生"愿意资助他们一家的生活。

这位神秘的"陈明德"每个月都会托人送来200元新台币。在当时,这笔钱足够一家人的基本开销。

不仅如此,吴石的女儿想上夜校,"陈明德"帮忙办理了入学手续;吴石的儿子要读中学,"陈明德"又托人解决了学籍问题。

王碧奎多次想当面道谢,但送钱的人总说"陈先生"工作忙,没时间见面。

蒋经国的微妙态度

这些事情能瞒过别人,却瞒不过蒋经国的眼睛。

作为当时的情报头子,蒋经国手下有一套严密的监控系统。吴石家属的一举一动,包括每个月收到的神秘汇款,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蒋经国当然知道"陈明德"就是陈诚。他的手下曾经多次请示,要不要对这件事进行调查。

每次蒋经国都是摆摆手:"陈副总统的私事,不必过问。"

有一次,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实在忍不住了,直接问蒋经国:"陈诚资助共谍家属,这不是违反规定吗?"


蒋经国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吴石的案子已经结了,他的家属是无辜的老百姓。"

蒋经国为什么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很复杂。

陈诚当时是台湾的二号人物,在军队中威望极高。如果因为这件事跟陈诚翻脸,会影响政权的稳定。

更重要的是,蒋经国明白一个道理: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如果连一点人情味都没有,谁还愿意为国民党卖命?


1952年的一次高层会议上,有人隐晦地提到了"某些人私下资助可疑分子家属"的问题。

蒋经国立即打断了发言:"我们要分清敌我,但也要讲人道。家属无罪,这是原则。"在场的人都明白,这是在为陈诚撑腰。

私底下,蒋经国对亲信说过这样一句话:"陈诚念旧情,这是他的私德。只要不影响大局,何必管那么多。"

这句话很快传到了陈诚耳朵里,他明白这是蒋经国给他的默许。从此,陈诚资助吴石家属的事情更加顺利,再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

十五年的秘密守护

从1950年到1965年,整整15年时间,陈诚一直在暗中照顾吴石的家人。这期间,台湾的政治气氛时紧时松,但陈诚从来没有中断过资助。

1955年,吴石的儿子吴学成要考大学了。陈诚通过关系,帮他改了名字,抹去了"共谍子女"的身份。

考试那天,陈诚还专门派车送吴学成去考场。后来吴学成考上了台湾大学,陈诚又帮他申请了助学金。


1960年,吴石的女儿吴健成要结婚了。女方家里一打听,知道她父亲的事情,立马要悔婚。

陈诚得知后,亲自出面做女方家长的工作,还承诺帮女婿安排工作。婚礼那天,陈诚虽然没有出席,但送了一份厚礼。

王碧奎一直想搞清楚"陈明德"到底是谁。她曾经跟踪过送钱的人,但每次都跟丢了。

她也打听过,台北有头有脸的人物里,没有一个叫“陈明德”的。

直到1963年,她偶然在报纸上看到陈诚的照片,觉得送钱人的背影有点像,但又不敢确定。


陈诚的身体一直不好,1964年被诊断出肝癌晚期。躺在病床上,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吴石一家。

他把秘书叫到床边,交代了三件事:

第一,继续资助吴石家属,直到他们能够自立;第二,帮吴石的孩子找好工作;第三,如果有一天政治环境变了,要为吴石平反。

1965年3月5日,陈诚病逝。临终前,他留下了一封密信,信封上写着"35年后启封"。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向吴石的家人道歉,说自己当年没能救下吴石,只能用这种方式弥补。

2000年,台湾当局解密了一批历史档案。

吴石的儿子吴学成在档案里发现了陈诚的批注,这才知道母亲能够提前出狱,全靠陈诚暗中帮忙。

2004年,陈诚家人公开了他的私人账本,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笔给"吴石家属"的汇款。直到这时,所有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结语·】——》

在那个黑白分明的年代里,陈诚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份跨越阵营的友谊,蒋经国则用沉默成全了这份人性的温暖。

他们告诉我们:即使在最严酷的政治斗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依然可以找到生存的缝隙!

参考资料:

· 《台湾"白色恐怖"档案汇编》,台湾"国史馆",2000年

· 《陈诚私人文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

· 《吴石将军传》,王晓波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 《蒋经国日记》(1950-1965年部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历史   蒋经国   陈诚   保定   台湾   家属   台北   工作   家人   判决书   军事理论   军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