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向以强硬姿态出名,尤其在对华政策上,从第一任期就开始大搞关税战,动不动就指责中国在贸易上占便宜。
2025年10月20日,他在白宫跟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开完会后,对着记者们一通表态,突然间语气软了不少,不仅说自己收到了中方的邀请,计划在2026年初去中国访问,还在台湾问题上罕见地透露出一些底线,这事让不少人觉得他态度来了个大转弯。

以前他爱拿台湾牌来施压,现在却公开说中国没打算入侵台湾,还强调中美关系挺好,这跟之前几年那种剑拔弩张的架势比起来,确实有点出人意料。
说白了,这可能是因为贸易谈判又到关键节点了,他想通过这种方式给谈判铺路,避免关系闹得太僵。
特朗普2025年1月重新上台后,对华政策一开始还是延续老路子,关税没松口,还在芯片出口上卡得死。

但从年中开始,风向有点变。2025年7月底,美国政府批准了一些AI芯片对华销售,这在之前可是禁区。
同时,台湾领导人赖清德原本计划8月去拉美途中在美国“过境”,结果美方劝他取消了计划,直接导致行程缩水。
这事不是小事,因为过境访问一直是台湾当局用来展示“美台关系”的手段,现在被美方自己叫停,等于在敏感时刻给中国释放信号,避免刺激大陆。

美方官员私下表示,这是为了稳住中美贸易谈判,不想让台湾议题搅局。果然,之后中美高层在斯德哥尔摩开了贸易会谈,焦点就是芯片、稀土和农产品这些关键领域。
特朗普上台后没多久,就在2月底拒绝直接回答是否会允许中国武力控制台湾的问题,当时他只是回避了,显得有点模棱两可。
相比拜登时期那种明确表态要保护台湾的调性,特朗普从一开始就没那么激进。

他在接受采访时还说过,台湾离美国远得很,离中国才68英里,为什么美国要为台湾买单?这话说得很现实,也暴露了他商人本色,更在意实际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对抗。
2025年10月,贸易战又升级了,中国那边对稀土出口加了管制,美方威胁加征关税,但特朗普没一味硬扛,反而在公开场合缓和气氛。
10月20日,特朗普先是吹嘘自己很快会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见中国领导人,然后直言中美会达成一份公平的贸易协议。

他还警告说,如果谈不拢,关税可能从现在的55%涨到155%,这听起来还是老一套施压手法,但紧接着他就转折了,说自己已经被邀请去中国,时间定在2026年初,一切基本敲定。
他强调中美关系现在很好,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确实有点新鲜。
澳大利亚总理在一旁听着,没多插话,但这场合选得巧妙,因为澳美关系也牵扯到印太战略,特朗普借此机会对外释放信息,显示他不想把对华关系搞成死局。
最关键的部分是台湾问题。

记者问他,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行动够不够阻止台海冲突爆发,他没回避,而是直接说中国不想那么做,因为美国军力是最强的,没人敢挑战。
然后他加了一句,在台湾和其他问题上,中美会相处得很好。这等于间接给中方交了底,承认台湾是中美谈判议程的一部分,但不会升级到对抗层面。
他还提到稀土、芬太尼和大豆这些议题,说这些是中美需要解决的重点,暗示台湾牌可以作为贸易谈判的筹码换取让步。

这跟五角大楼之前评估中国可能在2027年夺取台湾的报告形成对比,特朗普显然不想让那种预测成真,更倾向于通过对话化解。
为什么特朗普态度会变?简单说,国内压力大。
美国经济2025年面临供应链问题,波音公司依赖中国市场,占全球营收23%,如果断供飞机零部件,反噬的首先是自己企业。

稀土更是卡脖子的事,中国控制全球大部分供应,美国飞机制造离不开这些材料。特朗普商人思维强,他知道一味对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国会鹰派不乐意,抱怨他对中国太软,但特朗普不管那一套,他更在意能向选民交出一份贸易协议,吹嘘自己是交易高手。
台湾当局就尴尬了,高层原本把美台互动当成政绩,现在过境被降级,军售也被否决一笔4亿美元的申请,岛内媒体爆料他们开会到深夜,担心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从更大格局看,这反映了中美博弈的现实。
中美经济深度纠缠,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制造,中国也需要美国市场和技术。特朗普上台后,取消了一些对华出口禁令,比如AI芯片,这等于承认对抗有极限。
台湾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它跟贸易、科技挂钩。特朗普表态后,中国外交部回应说台湾是中国内部事务,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排除其他手段。

这话一贯如此,但特朗普没硬怼回去,而是继续推访华行程,显示他想稳住局面。
澳大利亚作为盟友,也在记者会上听特朗普承诺加速交付核潜艇,这是在安抚盟友的同时,平衡对华关系。
当然,这转弯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早在2025年1月,特朗普就说台湾该为美国防御付费,这话就透露出他不打算无条件“护台”。

7月取消台湾“过境”后,9月中美就开始为韩国峰会铺路。10月22日,特朗普又在采访中说,不打算因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加征关税,因为想保持友好。
这一步步下来,逻辑清楚:先用关税威胁制造谈判筹码,然后在敏感问题上让步,换取贸易协议。
国会内部辩论激烈,一些议员推动授权加征500%关税,但特朗普没跟进,他知道那样会让峰会泡汤。

对全球影响呢?日本、韩国这些盟友担心美国对台湾态度软化,会不会影响整体战略。
澳大利亚总理来访时,特朗普还威胁要对中国断供飞机零部件,但很快就收回了,因为波音公司第一个反对。
中国市场对波音太重要了,一笔500架客机的订单在谈,断供等于自断臂膀。

欧洲的空客等着捡便宜。台湾岛内舆论也开始质疑美国靠不靠谱,街头有示威,当局只能低调回应说近期无出行计划。
特朗普态度大变核心还是利益算计。他第一任期搞贸易战,第二任期学聪明了,知道光硬扛不行,得谈。
访华行程如果成行,2026年初就能见分晓,到时贸易协议能不能签,台湾问题会不会进一步降温,都得看谈判结果。

中国手里牌不少,市场规模大,制造能力强,资源控制牢。特朗普想赢家通吃,但现实是双方都得让步。
鹰派急了,说特朗普让步太多,但市场反应正面,股市小涨,企业松口气。未来中美关系,关键看诚意,谁先纠正错误,谁就能占上风。
特朗普的商人路子,短期看划算,长远还得观察。

参考资料:
1、特朗普没招了,提前空出访华时间,还送中国一份厚礼?中方9个字回应不简单,美方恐怕又要失望了 速看前沿 2025-10-23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