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识分子李一
编辑:知识分子李一
全红婵在世界杯分站赛中接连两次拿银牌,其实不论金银,这样的成绩已经是世界顶尖,值得鼓励。
但不乏有一些为金牌论的路人,他们质疑,他们惋惜,甚至还有人进行人身攻击,唱衰运动员。
面对这样的评论,全红婵不忍了,发声“咋了这就破防了”,对于那些挑事的人,她也从不内耗,而是大胆回应。
先是在4月6日的世界杯墨西哥站,全红婵以微弱的分差输给了队友陈芋汐,最终获得了银牌。
这情有可原,而且看到自己的好队友陈芋汐夺冠,全红婵也很为她高兴,也让我们看到了顶级运动员在高压环境下的挑战。
而对于自己的银牌,全红婵也表示“在意料之中”,整体来说还可以。
对于她这样的顶尖选手来说,其实她现在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而现在的她还处于人生中的生长发育期。
信息来源:光明网——全红婵遗憾摘银!赛后直言:“曾经的感觉可能找不到了”
自从巴黎奥运会后,现在18岁的她经历了身体的剧烈变化,从身高的1米43迅速增长到1米53,体重也从38公斤增加到了46公斤。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或许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对于跳水运动员而言,却非同凡响。
任何一个小差错,都有可能将跳水现场变成“炸鱼现场”,没有办法呈现出更好的“水花消失术”。
但是,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金牌往往是唯一被关注的目标,正如全红婵自己也曾说过,观众们喜欢的不是她,而是她拿到的金牌。
所以,在接下来的墨西哥站比赛中,在比赛的207C动作中,全红婵出现了微小的水花波动,小小的失误直接也影响了最终的成绩。
这是第二次她因失误获得了亚军,败给了同队的陈芋汐。
不过,全红婵自己还没有被失败影响心态,反观一些所谓的“粉丝”却在网上大胆开麦。
这些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许多恶意评论,言辞尖锐且不友好。
有人质疑全红婵的能力,认为她只是昙花一现,曾经被过度捧高,而连拿银牌的成绩也能归咎于训练不够努力。
更有网友以极不妥的方式讥讽她体重增加,戏谑她可能要转行练举重,伤害言辞令人愤怒。
对运动员而言,比赛成绩几乎就是他们的生命线。
成绩上的心理压力本来就不小,全红婵才18岁,能做到如此豁达已经不容易了,更别说看到这些恶意评论了。
于是,在4月14日的早晨,全红婵果断反击。
她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组自己和队友的趣味照片,照片中的她笑容灿烂,活力四射。
她还在文案中写道:“那咋了?这就破防了?”并搭配了几个幽默的表情包,这似乎是在对那些质疑的声音进行反击。
面对仍然不死心的网友,继续攻击她“缺乏气场”“不自信”等问题时,全红婵毫不退缩,直接用三个字回击:“破防哥”。
可见全红婵并没有因此陷入自我怀疑或者气馁。
简短有力的回应不仅让人拍手称赞,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她的干脆利落和不内耗,心理素质非凡,也更加喜爱她的直率,当然还获得了央媒的力挺。
其实,体育比赛本就是有输有赢,没有人能够长久站在顶峰,失败也并不可怕。
失败正好也能够让人吸取教训,为了迎接下一次更好的成功。
但是全红婵第二次分站赛结束,依然有一些人对她的表现指指点点。
甚至在她的社交媒体评论区留言批评她“表达能力差”,认为她没有金牌的表现不够完美。
但全红婵的反应也揭示了顶级运动员的一个重要素质——不受外界评价的干扰。
运动员最重要的是与自己较量,特别是像全红婵这样已经处于顶尖水平的选手,她每一次比赛,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而非与他人的竞争。
若总是活在别人评价的标准中,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迷茫与压力,进而影响到比赛状态。
全红婵能够在18岁时就做到如此自如地面对评论,实在令人钦佩。
信息来源:新华网——延续“巅峰对决” 陈芋汐、全红婵包揽跳水世界杯加拿大站冠亚军
不难看出,全红婵已经掌握了运动员应有的心态——专注于自身的成长,而非过多关注他人的言论。
在她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无论走到哪里,这种强大的心态都将是她的财富。
再看看那些批评全红婵的网友,尤其是从巴黎奥运会后开始对她进行恶意污蔑的某些人,看到全红婵获得银牌时,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这种人,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评论别人的努力与成就,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内心的自卑与嫉妒。
见不得别人好,是他们心态的真实写照。
对于这些人,全红婵无需过多解释或者反思,反而应当继续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不断进步。
正如她的表现一样,真正强大的人是笑看所有非议,不因别人的声音而左右自己的信念。
全红婵虽然在与队友陈芋汐的比赛中获得了银牌,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失去了荣光。
毕竟,金牌归谁都好,陈芋汐同样是一位极具实力的选手,赢得冠军理所当然。
几年前,全红婵和陈芋汐就一直是金银包揽的合作伙伴。
陈芋汐曾坦言,她在双人跳水中担心失误,但有全红婵在单人项目中为她“兜底”。
而全红婵也说过,她在单人项目中有时也会担心失误,但有陈芋汐的双人跳水为她保驾护航。
这样的互相支持与信任,正是两人合作无间的体现。
这两位选手之间虽有竞争,但更有友情与合作。
无论谁摘得金牌,她们都能真心为对方祝贺,这种心态让人佩服。
值得一提的是,跳水项目的风气也离不开周太后的管理。
她让跳水队保持了良好的竞争氛围,确保了公正和秩序。
相较于一些恶性竞争和不正之风,周太后的领导风格无疑为跳水队注入了正能量。
不管怎样,全红婵和陈芋汐之间的关系,正是公平竞争和相互支持的典范。
她们不需要通过手段或辱骂对方来获得金牌。
任何试图挑拨离间、分裂跳水队的人,都是在败坏运动员之间的和谐氛围,也是可耻的。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