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才女李七月:不被重用却逆袭成"泥腿子",乡村振兴中活出真我

前言

央视才女李七月曾是董卿接班人,却在事业巅峰期悄然转身。

当外界猜测她得罪高层或不懂人情时,她已赤脚扎进田埂,教农民用无人机种地、直播卖货,3小时卖空20万斤滞销菜。

网友笑称她村口二丫,官媒却点赞其转型标杆——谁说成功必须站在聚光灯下?

撕掉“央视仙女”标签后,她用沾满泥土的金话筒证明,真正的逆袭,是活成自己想要的答案。

不被"重用"的真相

李七月的职业生涯起步于镁光灯的簇拥,她出生于哈尔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虽不富裕,却全力支持她追逐主持梦想。

从中学开始,她便在校内活动中崭露头角,凭借勤奋和天赋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毕业后,她迅速进入辽宁卫视,凭借出色的主持能力和亲和力成为人气主持人。

随后,她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临场应变能力荣获优秀奖,顺利进入央视,主持了《远方的家》《华人世界》《等着我》等多档知名节目。

尤其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她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流畅的主持风格被观众誉为“小董卿”,职业生涯看似一片坦途。

正当观众期待她在央视的更大舞台上绽放光芒时,李七月的职业轨迹却发生了令人意外的转折。

外界盛传她不被重用,甚至猜测她的普通家庭背景和独立性格让她在竞争激烈的央视环境中失宠。

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李七月并非被动的边缘化,而是主动选择了出走。

她拒绝被诗词仙女的标签固化,主动申请担任《远方的家》外景记者,深入中国乡村,拍摄近百期节目,走遍16个省份。

这份工作不仅需要她放下光鲜的舞台形象,还要面对艰苦的拍摄环境,爬雪山、蹚冰河、睡在老乡家简陋的炕头,正是这些经历,让她与乡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

这种急流勇退的决定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许多观众和媒体认为,以李七月的才华和资历,她完全有能力主持如《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大型文化节目。

然而,节目组最终选择了新人龙洋接棒,而李七月却转战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主持一档名为《大地讲堂》的纪实节目。

农业频道在央视体系中关注度相对较低,对于一位曾在综合频道崭露头角的主持人来说,这样的调动无疑被外界解读为降级。

李七月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专业态度和热情投入到新岗位中,逐渐在乡村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从"泥腿子"到助农先锋

从央视演播室到田间地头,李七月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

主持《大地讲堂》期间,她深入乡村一线,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

节目以纪实风格展现农民的奋斗故事,李七月不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主持人,而是走入泥泞的田埂,与农民同吃同住,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乡村的点滴变化。

她的亲和力和专业素养让节目内容鲜活生动,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许多人开始重新认识这位“泥腿子”主持人,她用真诚和努力打破了“央视才女”的刻板印象。

李七月的乡村实践远不止于节目主持,她敏锐地捕捉到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潜力,开始尝试通过新媒体为乡村发声。

她在抖音等平台上分享乡村风貌和农民故事,视频内容既有田园风光的诗意展现,也有对农村现实的深刻观察。

一次偶然的直播中,她穿着冲锋衣、脚踩泥泞,光脚主持的画面意外走红,视频点击量突破千万。

这段高跟鞋陷泥地的糗事不仅没有让她尴尬,反而成为她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的契机。

她坦言:“古诗里写的‘粒粒皆辛苦’,只有踩过泥巴地的人才懂。”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她对乡村的深切体悟,也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令人瞩目的是,李七月将媒体人的专业能力转化为助农的实际行动。

2024年,她在一场直播带货活动中,仅用三小时就帮助赣南脐橙种植户卖出20万斤脐橙,直播间里一位老农因感激而泪流满面的画面成为网络经典。

她还积极参与“新农人计划”,创办农民主播培训项目,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用手机拍摄短视频、开通直播间,将山货卖向全国。

她的努力不仅帮助农民增收,也为城乡信息沟通架起了桥梁。

人民网曾发文点赞她的助农模式,称其“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绘就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李七月的转型之路,从“泥腿子”到助农先锋,展现了一个媒体人如何用专业和热情为时代命题贡献力量。

何为真正的"争气"

李七月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不仅在于她的职业转型,更在于她对成功与价值的重新定义。

在央视的高光时刻,她选择放下光环,走进乡村;面对外界的质疑,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并非退让,而是另一种形式的“争气”。

她的蜕变,从央视仙女到“赤脚大仙”,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折射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她的经历打破了成功必须站C位的刻板印象。

在《大地讲堂》中,她用镜头让城里人看到乡村的真实面貌;在直播间里,她让农民的山货走进千家万户。

她曾回应质疑“让城里人知道大米不是超市里长出来的,这就是我的意义。”这句话朴实却充满力量。

她的“逆风翻盘”并非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乡村、理解农民的辛勤付出。

她的努力得到了认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而李七月的实践正是这一国策的生动体现。

结语

谁说成功就得站在舞台中间?李七月一脚踹开"精英剧本",把金话筒换成大喇叭,把晚礼服换成防水靴,硬是在泥巴地里踩出了新活法。

当别人还在晚会红毯上凹造型时,她蹲在猪圈里直播金句频出。

有人问她图啥?看看老乡数钱时笑出的褶子,看看滞销脐橙变成网红爆款,答案早写在土地里。

你见过哪个主持人简历里敢写"擅长捡牛粪"?李七月偏偏用沾满泥的裤腿证明:扎根泥土的成长,比聚光灯下的鲜花掌声更带劲。

毕竟,乡村振兴这场大戏里,她可是给自己挣了个"永久C位"。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李七月

李七月_中央电视台主持人_央视网

《等着我》寻人团团长李七月:但愿所有分别都能后会有期. 央视网.

专访寻人团团长李七月:人如其名,就像夏天的晴和雨.央视网

这个哈尔滨姑娘大获董卿赞赏,她刚夺得“央视主持人大赛”单场第一.环球网

"神仙打架"般的央视主持人大赛,哈尔滨姑娘李七月单场第一咋得的?她的老师这么说.The Paper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标签:娱乐   泥腿子   才女   乡村   央视   农民   节目   脐橙   主持人   观众   哈尔滨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