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人民大学成立舒同研究中心,同时聘任莫言为兼职教授。
莫言今年好事连连,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莫言是个容易撞好运的幸运儿。

被人民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可喜可贺。人民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7年7月的延安陕北公学,这是一所培养成千上万革命干部的学校,革命熔炉。毛主席对这所学校特别重视,他曾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他先后六次为“陕公”题词,还多次去学校发表讲话,1938年3月3日还对陕北公学第六、七 、八 、九 、十队毕业同学作临别赠言,给学生们诸多祝愿。

毛主席祝愿陕公学生学习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祝愿学生们坚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方向和宗旨,“毕业出去以后,无论在前方后方,内线外线,都要努力去创造无数大大小小的抗日根据地,从建立山西的五台山,到建立全中国的五台山,争取最后的胜利。”毛主席的这些祝愿和勉励,跟莫言文学作品里对革命军队和革命干部的描写显然不是一回事,天壤之别。

毛主席对陕公第一次题词,一大段:“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毛主席要培养的是中国的新人类,光明的人,这跟莫言文学作品里描写的中国人形象显然也不沾边。

不久前我刷到一个视频,人民大学的学子们在大声的朗诵毛主席的这一大段题词,看得我眼里充满了泪水,人民大学的红色基因犹在,它仍然是人民大学的镇校之宝,仍然是人民大学的精神底色,人民大学的血脉里仍然流淌着斗志昂扬的先锋气质。

莫言被人民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在这个红色大熔炉里不能不有所触动,不能不被那里历史的荣光所洗礼,不能不从心灵深处泛起一些涟漪,不冀望有脱胎换骨的改变,哪怕有一些改变,都值得庆贺。

有理由相信,莫言被聘为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之后,受到红色传统熏陶之后,再对原著进行改编的时候,肯定下笔如有神,一两次即可过关,用不着像改编红高粱那样改来改去要改七八遍了。
更新时间:2025-11-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