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代”总经理王莉两年多还未转正,为啥?合理吗?

贵州茅台(含集团及分子公司)高管隔段时间就“遭”一个,这不技开公司副总经理周振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了,而这是“老”茅台王登发刚接任技开公司一把手一个多月,不知道还会引发啥样的连锁反应,静待后续纪监部门的调查。

不过财金龙门阵今天要聊的并非这个话题,今天也不讨论业绩和产品,而是从公司治理角度聊聊茅台的人事问题,作为白酒龙头,毫无疑问贵州茅台(600519.SH)是一家优秀的国企,更是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

公司一把手方面,自袁仁国开始,算上如今掌舵的张德芹,过去6年贵州茅台董事长已经换了5人,每次换人都会引发酒圈、酒商以及媒体、新媒体的高度管住,但从公司治理角度对总经理一职似乎留意的并不多。

而财金龙门阵恰好发现了一处不同寻常的地方,自2023年7月贵州茅台原总经理李静仁“到点下车”后,搞技术出身的老茅台人,也是季克良弟子的王莉就成了公司的“代”总经理,这一“代”就是两年多,至今都没有去“代”转正。

翻阅公司法、证券法、上市规则以及证监会的信披要求可知,上市公司总经理一职有着明确的工作分工,许多重要的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如大额合同审批、重大投资决策)可能在公司章程或内部控制制度中明确要求由总经理签署,这个职位非常重要。

而贵州茅台作为我国一家标杆性的上市公司,如果总经理长期在前面加一个“代”字,长达两年多还没转正,这是否符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规则以及证监会的相关披露要求呢?上市公司“代”总经理时间上是否有上限呢?

很遗憾,财金龙门阵查阅我国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中,均没有对上市公司“代总经理”的任期设置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最长时间上限,这是否算一个法律层面上的bug。

虽然《公司法》并未规定总经理代理时限,但上市公司要求董事会勤勉尽责,聘任合格的管理层以保障公司有效运营,而且董事会和高管曾都是三年一换(可以连任),王莉已经代了两年多了,还有不到一年就能代满一届(三年),长期空缺正式总经理会不会被视为董事会失职?

而且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要求角度来看,总经理是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核心人物,长期“代理”状态会不会被视为公司治理不完善、管理层不稳定?又是否会影响公司战略决策和经营连续性?

事实上翻阅公开信息,上市公司代总经理通常不应超过6个月,最为常见的期限是3—6个月,还有部分是接近或超过6个月,极端期限超过1年,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且通常伴随着公司的极端情况。

如公司陷入重大纠纷或面临退市风险、控制权发生剧烈变动或者原总经理涉及重大违法违规事件,其影响尚未厘清。贵州茅台作为上市公司标杆,并不存在上述极端情况。

而且一些上市公司总经理代理期超过6个月,还曾引发监管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总经理长期空缺的具体原因、后续安排以及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考虑到茅台还是一家国有企业,因此财金龙门阵还查阅了《企业国有资产法》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国有企业人事相关的规则,也没有查询到重要国企中关于代总经理最长期限的规定。

其中《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领导干部任职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一年。“代理”不等同于“试用”,不过有分析指出,试用期规定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时间锚点。

而从国企的重要领导干部人事任命看,绝大多数代总经理会在一年内完成转正或做出其他安排(如调离)。不过从公开信息看,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重要国有企业“代”总经理超过两年的罕见,确切说并没发现(注:也许有,财金龙门阵没有查到,有查到的欢迎留言)。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上市标杆企业贵州茅台的“代”总经理王莉的为啥两年多还没有去“代”,这虽然合法合规但不太合理,她还要多久才能转正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美食   贵州   茅台   总经理   王莉   上市公司   公司   标杆   公司法   规则   国企   董事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