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一哥到停职四年,重返央视后坐冷板凳,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说起央视主持人,大家总是会不约而同地说起董卿、朱军等人的姓名。

然而,稍微敏感一点的网友就会发现,朱军似乎已经好久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了。

偶尔的露面,也是满脸的疲惫,完全不比当年的意气风发。

从央视一哥到被迫停职,再到重返央视,朱军究竟经历了什么?

这一切,都与一个名叫“弦子”的网友相关。

一、

2018年,在“麦烧同学”的帮助下,一位名叫“弦子”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发文,指称当时的央视一哥朱军曾在2014年6月9日晚上对自己进行过长达四十分钟的猥亵行为。

据她所言,当时自己不过是一名实习生,却意外被朱军看上了。

朱军亲口对她说出,自己和她的妻子很像。

自己碍于他央视一哥的身份,无法直接回避朱军的性骚扰,只能忍受着。

要不是阎维文的及时出现,恐怕自己的下场更不堪想象。

此文一出,瞬间引爆平台热点。

“朱军”“央视主持人”“弦子”“性骚扰”等关键词很快登上了平台热搜。

网友一边吃瓜,一边痛斥看似老实巴交的朱军怎么还能做出如此不当行径。

所有的怒火,都冲向了朱军。

由于当时全球正在兴起“me too”运动,不少网友还将弦子的指控视作了中国版“ME too”。

这一标签,很快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

网友们一心沉浸在弦子所描述的场景中:是封闭无旁人的化妆间,是权力悬殊的地位差距,是隐忍了四年的受害者。

种种描述加在一起,人们已经无法再辨别弦子指控中的真真假假。

此时的唾沫星子,不用多说,能直接把朱军砸死。

朱军并没有立即在社交平台上回应,而是选择求助法律,以名誉权受损起诉了弦子。

此举,被不少网友解读为“心虚”。

与此同时,弦子也没有就此放弃,她同样起诉朱军性骚扰。

二、

一来一往,网友们更加相信弦子就是毫无疑问的受害者。

因而,舆论再次发挥其威力。

这次的代价是,央视停掉了朱军所有的工作。

这对朱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他之所以不愿意在社交平台上发声,就是想借助法律的力量维护自己和央视的名声。

然而,朱军也没想到,舆论的力量竟然能够如此强大。

如今,拯救自己的唯一可能就是诉讼胜利。

可问题又来了,四年前发生的事情,又有谁能够把细节记得那么清楚呢?

朱军自称,自己根本都不记得弦子这号人物的存在。

所幸的是,在法律面前,不仅是朱军需要自诉请求和证据,弦子也要。

为了坐实朱军对她实施了性骚扰,弦子向法院提供了一系列证据和证词。

比如说,监控视频;

在弦子的证词中,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是时长40分钟;第二个是目击证人阎维文;第三个是对案发地点的描述。

根据弦子的证词,警方查验了相关的地点和视频。

结果发现,朱军进入化妆间的时间只有五分钟,并非弦子所言的40分钟;

事发所在的化妆间,是一个两边都有镜子的大型公共化妆间,人来人往,隔音算不上好。

这也是说,如果弦子在化妆间受到了侵害,她直接可以大声呼叫即可。

警方也询问了当天出席的活动人员,发现他们并未觉得化妆间有任何的异常。

再者,据弦子所言的目击证人阎维文表示,自己当天并未出席活动,有不在场的证明。

对于种种偏差,弦子声称是自己记忆模糊,多次修改证词。

比如,将时间由40分钟改成五分钟;

又比如,将目击证人改为郁钧剑。

与此同时,她还多次申请延期开庭,要求男性法官回避,为的就是在公共道德领域,让朱军再无翻身的机会。

不得不说,在这样反复的操作下,哪怕人是清白的,也会被折腾到声名狼藉。

2021年9月,二人的官司终于迎来了一审判决:弦子指控证据不足,朱军胜诉。

弦子不服,再次上诉。

2022年,二审维持原判结果,证实朱军的清白。

三、

打官司的四年,是朱军人生的至暗时间。

打完官司后,这起事件带给他的影响也没有消散。

洗脱莫须有罪名的朱军,无法再回到央视的主持岗位,继续自己的主持事业。

原因很简单,不少网友依然不相信弦子竟然会败诉,依然认为这是朱军在操控他手中权力的结果。

这种不利的舆论,央视不可能不关注。

再加上长期的停职,朱军已经无法再适应整个央视的主持节奏,只能选择退居幕后。

朱军对央视的决定表示理解,心中纵然有再多的遗憾,还是告别了主持。

离开主持舞台的他,先后去往多地文旅部门帮忙,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明眼人都能看出,朱军的事业算是被弦子给毁了。

那么,败诉的弦子的下场又是如何的呢?

她不但没有在网络上消隐,反而获得了更大的流量和关注,有些网友甚至喊她是“女权代表”。

一些外国媒体,像BBC还多次找到她采访,明里暗里都在表示法院的判决实际上是有包庇朱军倾向的。

但也有网友扒出帮助弦子的“麦烧同学”背景,据说他常年与境外势力联系。

这起事件,很有可能就是他与境外势力一手操控起来的舆论战。

只能说,此人和弦子都太了解舆论的热点和爆点了。

不说别的,性别问题哪怕到了2025年都是能立即成为热搜的存在。

这里绝对没有要抹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性骚扰、威胁等违法事实,而是想要提醒大家,切勿抱着“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的心态去看待任何一个人或事。

试想一下,倘若哪一天你被谁有意污蔑了,如果舆论是一边倒地毁掉你的生活和工作,你又该怎么办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娱乐   央视   冷板凳   后坐   弦子   网友   央视   证词   舆论   证人   社交   热点   证据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