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67岁“高龄”的老飞机,一位北大顶尖教授,一次本该充满诗意的巴西观光飞行,结果却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这背后,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9月23日,巴西潘塔纳尔湿地上空夜色渐浓。北大教授俞孔坚登上一架塞斯纳175小飞机,准备从空中俯瞰这片世界最大的湿地。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启动了这架1958年出厂的“老爷机”。飞机没有黑匣子,只有简单的仪表盘。夜幕中,飞机失去联络,最终一头扎向地面。救援人员赶到时,飞机残骸倒扣在地,螺旋桨弯曲变形,那是发动机还在全力运转时撞地的证据。机翼上那根本该朝下的黄色支柱,此刻却倔强地指向天空,无声地诉说着最后的失控。机上两人,无一幸存。
这架老飞机真的背锅吗?很多航校都在用同款飞机练手,关键看保养和年检。问题出在飞行上。巴西民航局规定,这架飞机只能白天飞,飞行员得靠眼睛看路。事故发生在晚上,这相当于让一个只敢白天骑自行车的人,半夜骑上高速路。规矩早就定好了,飞行员偏要闯。更离谱的是,这架飞机压根没资格拉客赚钱。它就是个“黑车”。2019年就因非法运营被查过,飞行许可证被吊销,直到今年2月才刚刚拿回来。飞行员自己也没“升级驾照”。想开飞机赚钱,得考商用驾照,就像开出租车得有营运资格证一样。他很可能只有基础的私照,只能自己玩玩,不能收费载客。这就好比拿着C1驾照,却偷偷开起了大货车赚钱,最后还是栽了。现场残骸也指向了飞行员失误。飞机倒扣,升降舵处在“机头向下”的位置,这很可能是夜间飞行迷了方向,把天当地,把地当天,一推操纵杆,直接冲了下去。之前有人说撞上了野猪,巴西警方直接辟谣,残骸上既没血迹也没碰撞痕迹,这说法站不住脚。
一次违规的夜间飞行,一次资质不足的商业载客,最终让一位学者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