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怕黑时,你的反应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一堂观摩课上,老师问孩子们:“为什么不敢一个人睡觉?”有个小男孩说:“我怕黑,怕鬼。”


率直的童声引得在场观摩者一片哄笑。


但那一刻,我却笑不出来。因为在这个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看到了如今已当奶奶的我,内心深处那个怕黑的小女孩。


那一刻我明白:童年的恐惧,从未真正离开。


当孩子怕黑时,你的反应或许将影响孩子一生。


01 孩子为什么怕黑、怕鬼


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他们缺乏生活经验,认知像一张白纸,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弱,别人说什么,很容易就信以为真。


于是,有的大人或者大孩子常拿小孩子来吓唬,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晚上不让孩子外出,就说:“天黑了,外面有怪兽。”


大孩子则威胁小孩子:“黑暗的地方有鬼。”孩子信了,乖乖听话了。


我儿子小时候,他堂哥总是绘声绘色地跟他讲僵尸恐怖片,还带他看了一回。儿子晚上便不再敢一个人睡觉,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大人陪同入睡。


为什么这些虚幻的东西,会给孩子带来这么深的影响?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一个观点,幼儿会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如黑暗、影子)赋予生命和意识。


对他们来说,黑暗不是单纯的缺乏光线,而是可能“藏着东西”的、有“意志”的空间;“鬼”则被具象化为有行动力、会伤害人的“活物”。


所以,孩子怕的从来不是黑,而是黑暗里那些被想象出来的“可怕东西”。



02 儿时的恐怖阴影可能伴随一生


皮亚杰还提出,大人的吓唬行为,实际上是在给孩子建立一套错误的条件反射:当“黑暗”与“恐吓”反复同时出现,孩子会逐渐将“黑暗”和“恐惧”关联。


最终黑暗本身(条件刺激)就能引发恐惧(条件反应)。这种后天建立的恐惧反应非常顽固,即使长大后知道“鬼不存在”,黑暗仍可能触发潜意识里的焦虑。


这就好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孩子是被“吓”多了,从此怕上了黑暗本身。


一个文友表示,小时候母亲总是用“再不听话,小心被鬼捉去”来吓唬他。这导致他小时候走夜路时,听到背后传来沙沙声,就总感觉有鬼在跟踪。


直到长大后,他依然对黑暗中独处有一种不安全感。


这种被恐惧“跟踪”的感觉,我太熟悉了。我童年的“鬼”,藏在老家的水塘和茅厕里。


小时候,村子里的大人常说,水塘里有落水鬼,要是看到小孩子在水边走,落水鬼就会拉下水。大人的本意是防止孩子溺水,而我们小孩子却当了真。


还有人说厕所里也伸出手来拉人的鬼。以前农村的茅厕是极其简单的一个棚子,里面用几块木板搁在深坑上。每次去上茅厕,我都有些心惊胆战,生怕有鬼伸出手来。


直到现在,我都当奶奶了,独处黑暗时,还有些心慌。


孩童的世界本应是纯粹而明亮的,可无知的大人却利用孩子的懵懂,借助虚幻的东西控制孩子。


殊不知,这种愚蠢的教育方式,可能给孩子种下一生的阴影。



03 这几个秘诀,帮孩子告别“怕黑”


在马斯洛五大需求理论中,人的安全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安全感。


而最能给他们安全感的是他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如何帮孩子建立心理安全感,让他们能坦然面对黑暗?试试这几个方法:


避免用“鬼”吓唬孩子


别再用“再哭鬼就来了”“天黑了有怪物”这样的话威胁孩子。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能用迷信的说法去吓唬小伙伴,这是一种伤害别人的行为。


用科学帮孩子看清“真相”


带孩子看一些科普视频或书籍,告诉他们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天黑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那些“怪物”和“鬼”,其实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也可以陪孩子读一些相关的绘本,比如《我不怕黑》,书中的小男孩原本也怕黑,一次露营时,他看到了黑暗中漫天的繁星,那片璀璨的星空成了美好的记忆,慢慢帮他战胜了对黑暗的恐惧。


引导孩子“现场勘察”,打破幻想


国学大师曾仕强14岁时,因父亲不在家,需去后院水井打水。他从小受鬼故事影响,本就害怕后院。去打水时,他看到枯树下有一抹白色影子在飘荡,吓得撒腿就跑。


后来,母亲鼓励他回去查看,发现是树枝上挂的纱布,便释然了。


很多时候,孩子怕的不是黑暗,而是黑暗中“未知”的东西,带着他去看清真相,恐惧自然就消失了。


鼓励孩子勇敢做自己


大人的陪伴和榜样很重要,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晚上观察月亮和星星,告诉他黑暗中也有美好的东西。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做最勇敢的自己》,看看兔子洛根是怎么从害怕外出、害怕黑暗,在朋友的鼓励下慢慢走出舒适区,最终战胜恐惧的。故事里的勇气,会悄悄住进孩子心里。


写在最后:


阿德勒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最坚实的靠山。


当他说“我怕”时,我们给予的,永远不是轻率的哄笑或简单的否定,而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别怕,我在这里!”和一次带领他看清真相的勇气。


这份勇气,将是他未来人生路上,最亮的一盏灯。


【互动时间】 亲爱的读者,您的童年有过类似的恐惧吗?您又是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怕黑的?在评论区分享。


#儿童心理 #怕黑 #家庭教育 #科学育儿


作者:清清百合(原名秋水萍踪)一位热爱写作的资深幼儿教师,借时光之笔,品似水流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育儿   孩子   黑暗   恐惧   大人   东西   茅厕   小孩子   童年   安全感   小时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