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3、2、1,放!”9月22日19时15分,一颗携带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的气球在梧州国家高空气象站顺利升空。当天20时45分,全段观测数据上传至气象云平台“天擎”,供国内各类气象业务调用。这标志着自9月23日起,北斗探空观测业务在梧州正式运行,梧州高空气象观测进入“北斗时代”。
9月22日19时15分,一颗携带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的气球在梧州国家高空气象站顺利升空。梧州市气象局提供
9月22日19时15分,一颗携带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的气球在梧州国家高空气象站顺利升空。梧州市气象局提供
9月22日20时45分,全段观测数据上传至气象云平台“天擎”,提供国内各类气象业务使用。梧州市气象局提供
梧州市气象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全国第一批35个北斗探空切换业务台站之一,梧州国家高空气象站在经过为期一年的L波段探空和北斗探空新旧业务模式平行比对后总结发现,北斗探空系统在位势高度、风速等关键要素的测量上明显优于L波段系统,业务质量达到考核标准,具备获取梧州长期、连续、稳定的垂直大气数据的能力。
在9月22日晚施放探空仪的过程中,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对北斗探空仪定位精准、信号接收情况良好,探空终止高度为31124.9米,顺利完成业务切换任务。接收到的气象资料同时参加全球气象数据交换。
据了解,北斗探空系统是一项中国自主研发的探空观测技术。此次北斗探空正式在梧州运行后,测风数据精度由原来的“几米/秒”提升到“零点几米/秒”,为数值预报和天气分析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
同时,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具备平漂探空能力,实现一次放球就能获取“上升、平漂、下降”三个阶段共计约6小时的高空连续观测数据。这也改变了梧州过往的高空气象观测模式,使得梧州高空气象数据的获取变得更为高效。
9月24日至25日,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北斗探空系统在本次台风监测预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桦加沙”影响期间,梧州多次加密高空探测,释放搭载北斗导航芯片的探空仪。这些探空仪随气流上升,实时将不同高度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关键数据,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输至地面中心,为精准预报台风路径和强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撑。
记者:钟慧 通讯员 梁文希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