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伊朗和中国还真有不少共同点,就好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自己的一些影子。两个国家都是文明古国,历史长达几千年,都有过辉煌的帝国时代,也都经历过外来势力的冲击和内部的变革。伊朗那边,古时候叫波斯,早在公元前539年就完成了统一,比咱们秦朝还早两百年。
那时候,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控制了大半个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枢纽。丝路兴起后,波斯人跟中国人有不少交流,商品像丝绸、瓷器、镜子啥的,从中国传到伊朗,又从伊朗传到更远的欧洲。伊朗的诗歌里,还经常提到中国货,比如中国镜子、中国衣服、中国剑啥的,显示出两国文化早就有交集。
甚至在考古中,在伊朗高原发现过中国风格的镜子,证明了这种贸易联系。两国在古代都自豪于自己的文明,波斯人有阿契美尼德帝国,中国有汉唐盛世,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中心。
到了近现代,镜子就更明显了。19世纪,伊朗的卡扎尔王朝衰弱,被英国和俄罗斯瓜分利益,就跟中国鸦片战争后列强蚕食差不多。伊朗人那时也觉得国家积贫积弱,需要改革。1925年,礼萨汗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开始追求现代化。
这有点像中国民国时期,试图走西化道路。巴列维王朝全盘西化,参考法国法典设立新法律,把司法权从宗教手里收回来,还推行世俗教育,取消女性戴头巾的传统习俗。国王大力发展工业,买美国武器,1970年代石油收入大增,国家看起来富裕起来。1971年,为庆祝波斯帝国2500周年,办了大庆典,修了公路、城堡,还在沙漠搭丝绸帐篷招待各国政要。但这些表面繁华背后,是社会严重分裂。
城市精英享受资源,德黑兰占全国人口不到15%,却有超过一半的医生,每10人一辆车。全国82%的土地在王室、地主手里,农村70%人口生活贫困,一半人是文盲,一年挣的钱刚够吃饭。
这种割裂,跟中国民国时代很像。那时候,中国上层人士也占有大部分资源,底层百姓为生存挣扎。伊朗的底层民众坚守伊斯兰传统,觉得西化政策破坏了他们的文化根基。经济上,外来农产品涌入,冲击本地农业,农民日子更难过。
西方价值体系跟传统文化的冲突激烈,巴列维王朝对美国言听计从,当中东代理人,流行文化在城市上层风行,但农村和底层信奉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女性戴头巾的习俗被取消,引发不满,就跟中国民国时期有人提倡废汉字、改拼音,引发文化争论一样。
最终,这些矛盾积累,导致底层掀起革命。1978年,抗议从库姆市开始,一篇报纸攻击宗教领袖霍梅尼,学生上街,警察镇压,造成伤亡。示威蔓延到塔布里兹、德黑兰,9月8日黑色星期五,军队开火,数十人死伤。石油工人罢工,经济瘫痪。1979年1月16日,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出逃,2月1日霍梅尼返回,2月11日革命武装控制政府,建立伊斯兰共和国。
巴列维国王穆罕默德礼萨1919年生于德黑兰,父亲是军人出身的礼萨汗。1941年,二战中英苏占领伊朗,父亲退位,他21岁登基。
1951年,总理摩萨台推动石油国有化,引发危机。1953年8月19日,在美英支持下政变,摩萨台被捕,国王重掌权。他推行白色革命,1963年起包括土地改革、妇女参政权、工业化。但改革忽略底层,依赖秘密警察萨瓦克镇压异议。
国王加强军队,1970年代买F-14飞机,但社会不满加剧。他举办奢华庆典,却没解决贫富差距。革命后,他流亡埃及、美国,1980年7月27日死于癌症。
革命后,伊朗没完全回归传统,因为半个世纪现代化已深入人心。城镇化率达75%,女性不愿回旧时代,受教育者渴望开放。宪法规定伊斯兰教法,道德警察检查头巾,但执行弹性大,许多女性用围巾应付。
伊朗保留波斯偏爱女儿的文化,女性教育、任职远超阿拉伯国家。1998年,女大学生占52%,后升至64%,一度设配额限50%,但因抗议废除。工业上,伊朗产钢铁、汽车、重载列车、无人机,甚至邮轮。识字率超90%,上网80%,年毕业大学生近百万。
但问题也多,大学生失业率13.6%,女性22.8%,引发抗议,如反对头巾强制。政府坚持政教合一,渐进改革,平衡传统与现代,避免激进反弹。
从这些看,伊朗的经历像中国镜子。两国都曾试图拥抱西方,实现复兴,但社会割裂和文化冲突带来挑战。
中国也面临城镇化、失业、传统现代矛盾。伊朗革命后,对外独立,反对美霸,倾斜东方,与俄罗斯、中国签25年合作协议,涵盖能源、战略、经济。两国关系源远流长,自古丝路到现代,1971年中国承认伊朗,1979年承认革命政府。
1980年代后,中国成伊朗武器来源,伊朗-伊拉克战争中提供支持。2021年,全面战略伙伴协议加强联系,中国在伊朗投资基础设施、石油。但伊朗人对中国商品质量有抱怨,部分因伊朗商人采购低价货。两国社会心理相似,都自豪历史,却在现代中纠结身份。
再细说历史相似,伊朗和中国都经历外来征服却保留文化。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拜火教被伊斯兰取代,但波斯火种延续。
中国也多次外族入主,却保持核心。伊朗人视中国为绘画大师,文学中赞美中国艺术。中国受伊朗影响,如家具设计、龙纹图案。萨珊王朝皇室逃到唐朝,获高位,显示早期融合。现代,两国都建民族国家,伊朗巴列维像中国民国,追求西化却失败。
伊朗革命像中国某些转折,推翻旧体制,建立新秩序。但伊朗政教合一,限制发展,如失业高、社会矛盾。相比,中国改革开放渐进,经济腾飞,但也面对就业压力、女性职场歧视。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