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家长群炸成锅:
“我家娃班级第5,退步了!”
“年级前20没进,隔壁家冲进去了!”
“才考85分,别人都90+!”
你以为孩子压力大是因为“排名低”?
真相扎心:90%的压力,是家长对排名的纠结“传染”给孩子的。

一、家长的“排名焦虑”,正在摧毁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考砸了,你第一反应是啥?
“怎么又退步?”“别人都能考好,你咋不行?”
这些话,比分数本身更伤孩子。
心理学研究发现:家长对成绩的过度关注,会让孩子把“考试失败”等同于“我不行”。
我表妹从小到大数学稳定在80分(满分100),但她妈总念叨“隔壁小宇都95”。
后来她一上数学课就手抖,高考前直接说“我肯定考不好”——
不是她学不会,是“怕考不好让妈妈失望”的压力,压垮了她。
更扎心的是:家长越纠结排名,孩子越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考好了,怕“下一次退步”;考差了,怕“被骂没出息”。
到最后,孩子连“努力”都不敢了——“反正努力也考不到第一,不如摆烂”。

二、家长不会“管情绪”,孩子哪来的抗压能力?
现在总说“孩子抗压能力差”,但抗压能力是“教”出来的,不是“逼”出来的。
你总抱怨“社会压力大”,可孩子连“面对一次低分”的勇气都没有,
出社会遇到裁员、失败,拿什么扛?
我邻居家的做法值得学:
儿子初二物理考了65分(满分100),他爸没骂,反而说:“
“这次错题集中在浮力,咱们一起分析下,下次肯定能进步。”
后来孩子主动整理错题本,初三物理考了88分——
家长的情绪稳定,才是孩子抗压的“定海神针”。

三、别怨“选才只看成绩”!家长的纠结,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有人说:“现在选人才只看成绩,综合素质没用!”
但你想过没?家长对排名的过度纠结,恰恰让“综合素质”成了空谈。
孩子为了“保排名”,不敢尝试兴趣班、不敢参加社团,
最后成了“只会考试的机器”——
这到底是“成绩害了孩子”,还是“家长的焦虑害了孩子”?

最后想说:家长的成长,比“要求环境”更有用
孩子的压力,从来不是“成绩排名”本身,
是家长把“自己的面子”“未完成的期待”,全压在了孩子身上。
想让孩子轻松点?
先学会“管自己的情绪”:
教育不是“逼孩子赢”,是“陪孩子成长”。
家长的情绪稳了,孩子才有底气面对成绩、面对社会。
毕竟,**能扛住压力的孩子,
从来不是“被骂出来的”,是“被理解和支持出来的”。#家庭教育##禁止补课能否真正减轻学生压力##心理教育对青少年有多重要?#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