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贵人李玉琴:第五次探监同房后,坚决离婚!再婚生子得圆满

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


如果说溥仪是中国的“末代皇帝”,那么李玉琴也能说是“末代贵人”了。

李玉琴出生在长春宽城区一个小破院,父亲在饭馆洗盘子,母亲带着六个孩子挤在两间土房里,日子过得比粥还稀。

她15岁那年刚上初小,学校组织学生拍合影,照片送进伪满皇宫,因为当时日本关东军的“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挑中了长相秀气的她。

“我能读书吗?”进皇宫那天,李玉琴攥着衣角问溥仪,溥仪穿着长袍马褂,笑着点头:“老师没请到,先住下。”

她信了,以为这是“天子”给的机会,却没注意到门口的“21条”,不能回家、不能和家人说话、不能私蓄钱、要遵守三从四德,这些纸条像绳子,把她捆在了“福贵人”的位置上。

宫里的日子看着风光,实则冷得像冰窖,溥仪让她唱歌、陪他逛花园,却从没碰过她,想父母了,女仆说“求万岁爷让家里人来”,结果母亲隔着门和她说了三句话,就被太监拉走,溥仪的妹妹韫和嫌她穷,指桑骂槐说“贫门出贵女,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她只能躲在屋里哭。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李玉琴慢慢忘了“读书”的事,开始做幻想,溥仪会带她回北京紫禁城,像书中里的娘娘那样,有专人伺候,有孩子绕膝,可她没等来紫禁城,等来的是1945年的深夜逃亡。

1945年8月11号,伪满皇宫的灯突然全灭了,吉冈安直冲进来喊:“快收拾东西!”溥仪拽着李玉琴的手,往大栗子沟跑,临上车前说:“飞机小,坐不下,火车随后就到。”她信了,抱着溥仪给的狐皮大衣,坐在马车上颠了一路,心里盼着火车的汽笛声。

这一等,就是四个月,民主联军进了大栗子沟,收缴了溥仪留下的珠宝、绸缎,李玉琴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摸着腕上的银镯子,那是她进宫前母亲给的,突然就慌了,溥仪不会回来了吧?

她想起溥仪的族兄溥修,那个留着辫子的封建遗老,溥修把她接到家里,说“你是福贵人,得守节”,从此她成了“囚徒”,不能出门、不能和朋友说话,每天只能跟着溥修读《女诫》,连院子里的花都不敢摘,直到1953年,溥修家有人说“溥仪是汉奸”,她才哭着搬回了娘家。

娘家也没她的位置,母亲去世了,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她只能打零工,帮人洗衣服、带孩子,赚点钱糊口,日子过得苦,但她还等着溥仪,万一他回来接我呢?

1955年秋天,李玉琴收到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抚顺战犯管理所”,打开一看,是溥仪的字迹:“玉琴,我是罪人,对不起你。”

她攥着信就往抚顺赶去,见到溥仪的那天,她差点认不出来,曾经穿长袍的皇帝,现在穿着蓝布囚服,头发白了一半,眼睛里全是红血丝,溥仪拉着她的手,声音发抖:“你老了,我也老了。”

之后的几年,他们通了几次信,李玉琴又去了三次战犯管理所,直到1957年春节前,管理所通知她,第五次探监,可以同居一天。

那是战犯管理史上唯一的一次,工作人员在主楼后面清了一间平房,摆了张双人床,做了四菜一汤,红烧肉、炒青菜、鸡蛋汤,还有一碗小米粥,晚上,溥仪走进来,手在抖:“我……我会好好对你。”

可那晚的李玉琴,只觉得陌生,溥仪笨拙地帮她脱衣服,帮她系鞋带,却始终不敢靠近,她后来回忆:“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我哭了一晚上,觉得被侮辱了。”

第二天早上,农历正月初五,李玉琴推开房门,阳光照在脸上,她突然清醒了,这个男人,连正常的夫妻生活都做不到,更给不了她想要的未来,她要离婚。

李玉琴提出离婚那天,管理所的干部找她谈话:“离婚会影响溥仪的改造,你再想想。”她盯着干部的脸,说:“你们说改造,可我等了他12年,还要等多久?他能在监狱里待一辈子,我不能。”

溥仪听了,红着眼眶问:“我们的感情不好吗?”她摇头:“你对我好,可我要的是正常日子,有个家,有个孩子,不用再担惊受怕。”管理所没办法,只好帮她办手续。

1957年5月20号,法院判他们离婚,李玉琴没要溥仪的东西,只说:“欠的钱你以后有钱了再还。”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法院大门。

离婚的消息传出去,有人给她介绍对象,省广播电台的黄毓庚,第一次见面,黄毓庚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说:“我知道你的过去,可那不是你的错。”

相处一年,黄毓庚的体贴打动了她,她喜欢看书,黄毓庚就给她买《红楼梦》,她冬天手脚凉,黄毓庚就用热水给她泡脚,她想起宫里的事哭了,黄毓庚就抱着她,说“都过去了”。

1958年5月,他们登记结婚,1962年7月,儿子黄焕新出生,李玉琴抱着孩子,笑出了眼泪,这是她人生中第一个孩子,是她自己的孩子,不是“皇帝的女人”的孩子。

后来的日子,李玉琴过得充实,去长春市图书馆当馆员,整理古籍,当选政协委员,参与物价监督、捐钱赈灾,晚年时,她常去学校给孩子讲历史,说“我这一辈子,最对的选择,是敢结束错误的婚姻”。

2001年李玉琴去世时,儿子黄焕新捧着她的照片,说:“妈这辈子,从贫家女到贵人,再到普通女人,最勇敢的是敢说‘我不愿意’。”

其实李玉琴的故事,不是什么“宫廷秘闻”,而是一个女人从被控制到觉醒的过程,14岁被选入宫,她以为是机会,26岁被抛弃,她以为是灾难,29岁离婚,她才找到自己。

她的圆满,不是因为嫁了溥仪,而是因为敢放下“福贵人”的身份,敢追求正常的生活,敢说“我要做自己”,就像她晚年常说的:“我不后悔离婚,因为那是我人生最对的决定。”

如今的长春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的伪满皇宫还在,可李玉琴的故事,早就走出了那座宫殿,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用勇气活成了自己的光。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历史   同房   贵人   圆满   李玉琴   孩子   管理所   伪满   日子   皇宫   紫禁城   战犯   抚顺   母亲   长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