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全球人工智能大会(WAIC)及行业最新进展
文/低空经济探索者
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
1. 人形机器人爆发式增长
WAIC 2025参展人形机器人企业从去年的18家增至80余家,覆盖工业、服务、消费等多场景。例如:
“青龙”系列机器人:国家与地方共建创新中心发布三款针对安防、科教、工业场景的机器人,支持室内外无缝切换作业。
傅利叶GR-3:首款交互陪伴机器人,采用柔肤软包材料提升触感温度。
乐聚“夸父”机器人:国内首款可跳跃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步速达4.6公里/小时,开发效率提升30%。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已在美国工厂测试,计划2025年进入中国消费市场,2026年量产,目标年产百万台。
2. 具身智能平台突破
商汤“悟能”平台:为机器人提供感知、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整合端云算力。
智元“Genie Envisioner”:全球首个世界模型开源平台,通过3000小时视频训练,让机器人在数字空间预演任务再落地执行。
二、大模型与算力基础设施
1. 大模型性能升级
阶跃星辰Step 3:新一代多模态推理模型,视觉与复杂推理能力突出,在国产芯片上推理效率达DeepSeek R1的300%,计划7月31日开源。
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1.0:开源3D场景生成模型,一句话或图片即可生成360°全景图,提升游戏与虚拟资产生成效率。
2. 算力方案革新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首次线下展出,集成384颗NPU,算力达300 PFLOPs,性能为英伟达GB200系统的近两倍,千亿模型训练效率提升3倍。
无问芯穹AI效能方案:推出全规模算力适配方案,解决中小企业敏捷算力需求。
三、AI终端与场景应用
1. 智能穿戴设备
阿里巴巴AI眼镜:集成通义千问、夸克AI,支持导航、支付及健康监测,年内上市。
中国电信天翼AI眼镜:搭载自研星辰大模型,实现第一视角拍摄、实时翻译。
2. 产业赋能案例
制造业: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汽车企业故障率降30%,维修成本降25%。
医疗:科大讯飞智医助理提升基层诊断准确率20%。
物流:西井科技新能源无人牵引车续航200公里,5分钟换电;Hymala大模型实现物流“全域智能”。
四、政策与全球治理
1. 全球治理机制启动
WAIC开幕式成立“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推动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中国倡议设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总部拟设上海)。
荣耀、阿里、百度等百余企业联合发布《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倡议》,促进行业标准统一。
2. 区域示范应用
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牌照,百度、小马智行等企业获准在浦东新区提供L4级自动驾驶服务。
湖北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加速产业规模化。
五、其他科技动态
国产GPU突破:砺算科技发布自研GPU芯片“7G100”,OpenCL得分超英伟达RTX 4060,9月量产。
自动驾驶进展:特斯拉年底将在美国部分区域开放智能辅助驾驶(监管版),2025年扩展至中国、欧洲。
行业活动: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举办。
结语
今日科技动态以WAIC 2025为核心,展现出三大趋势:人形机器人迈向量产落地(80余家参展)、多模态大模型效能跃升(推理效率翻倍)、AI终端加速消费化(眼镜等产品密集发布)。全球治理框架的启动(如创新治理中心)与区域政策(百亿基金、上海智驾试点)共同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协同。更多细节可参考[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网]及企业发布。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