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下降、致癌!这样炒菜会威胁全家健康→

【来源:鹤壁市疾控中心】

炒菜,是大多数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

但您知道吗,错误的烹饪方式

竟可能致癌、伤心脏、毁大脑

如何选对烹饪方式?

厨房中有哪三大隐藏“杀手”?

一起往下看↓

图片来源:AI生成

炒菜时油温过高 危害很大

很多人炒菜的时候,习惯等到油过热了、冒烟了再放菜,觉得这样炒出来的菜味道好。但其实这种做法,会对人体产生很多危害。

1产生致癌物质

淀粉类食物遇到高温,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遇到高温,容易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属于强致癌物,可以在体内积累,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降低,有可能诱发身体各部位肿瘤。

脂肪类食物遇到高温,容易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炒菜时油温太高,产生的油烟也会增多,以致对肺部造成伤害,甚至诱发肺癌。

2产生反式脂肪酸

不少人都知道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害,但他们往往只盯着精加工食品,却忽视了烹饪过程中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烹饪时,食用油加热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

一般情况下,油冒烟时,油温多在200℃以上。在这样的高温下,即使只是短时间加热,也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此外,食用油反复加热,也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1心脏病风险增加

反式脂肪酸能提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风险。调查显示,增加2%的反式脂肪酸摄入,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5%。

2对大脑功能不利

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增加大脑动脉硬化和大脑功能衰退的风险。摄入反式脂肪酸量大的老年人,更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儿童则可能增加学习障碍的风险。

3肥胖风险增加

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体消化,且容易堆积在腹部,从而导致肥胖。

4对胎儿、婴儿发育不利

母体通过胎盘或母乳将反式脂肪酸传输给胎儿、婴儿,可能对胎儿、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选对烹饪方式很重要

除了要控制炒菜时的油温,还需要关注烹饪方式。

烹饪食物时,最好选择蒸、煮、拌、炖、汆、煲的方式。但炒、炸的烹饪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只要掌握了正确做法,也可以减少部分危害。

1炒菜

热锅冷油、大火快炒,不要等到油冒烟再放菜,家中最好有能测油温的金属温度计。

炒菜之前可以先将食物焯水到半熟,减少高温烹饪时间。

2煎炸食物

可以先将食物煮熟,缩短炸的时间,并且每次都应该用新鲜的油。

3土榨油

土榨油杂质多、保质期不明确、油烟大易伤肺,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小包装食用油,换着吃。

同时,医生建议,对于“三高”人群和老年人来说,日常用油,首先要控制量。其次,推荐有助于抗炎的亚麻籽油和有助于降低血脂的菜籽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生活圈》、《朝闻天下》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养生   炒菜   免疫力   全家   健康   反式   脂肪酸   食物   风险   胆固醇   方式   高温   致癌物   食用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