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这天气热得离谱,感觉人都要被烤化了!” 确实,今年的三伏天有点不一样。从 7 月 20 日开始,到 8 月 18 日结束,总共就 30 天,比往年少了整整 10 天,堪称十年一遇的 “短伏”。可别以为时间短就不热了,实际上,今年的三伏天热得更集中,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为啥今年的三伏天会变短呢?这得从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历法说起。按照传统的干支纪日法,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开始。而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庚日只有 4 个,比往年少了 1 个,所以中伏就只有 10 天,整个三伏天也就跟着缩短了。
虽说三伏天变短了,但热起来可一点不含糊。据气象站的消息,今年的高温天气更集中,炎热程度可能比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今年的立秋刚好在中伏中间,出现了 “秋包伏” 的情况。老人们常说 “秋包伏,热得哭”,意思是这样的年份,秋天虽然来得早,但前期的暑热不会那么快消散,后面可能还是会热上一阵子。所以啊,大家可别被 “立秋” 这两个字给骗了,该防晒还得防晒,该防中暑还得防中暑。
在这炎热的天气里,大家都各出奇招防暑降温。超市里,冰柜前面挤满了人,各种冷饮、冰品供不应求。藿香正气水也成了抢手货,销量直线上升。街坊张阿姨告诉我们,她家每天都会煮上一大锅绿豆汤,一家人喝了解暑又解渴。她还学会了一道新的养生粥 —— 桃胶粥。做法也挺简单的,把桃胶泡发好,再加上小米、红豆一起煮,煮得浓稠一些,最后加点冰糖调味就行。张阿姨说,这粥不仅好喝,还能美容养颜呢。
医生也提醒大家,在三伏天里,白天尽量别在太阳下暴晒,尤其是中午 12 点到下午 3 点这段时间,阳光最强烈,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也最大。中午最好能睡个午觉,哪怕只有半个小时,也能让身体得到很好的休息,恢复精力。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地铁站新增了不少电风扇,给过往的行人带来一丝凉意。公交集团也调整了下午的班次时间,避免司机在高温时段长时间工作,保障行车安全。就连外卖骑手们都换上了新工装,据说这种工装的面料经过特殊处理,能起到降温的效果,让他们在送餐途中能稍微舒服一点。
再看看网上,卖遮阳伞的店铺都爆单了,有的热门款式甚至链接都被挤挂掉了。社区医院也行动起来,开始发放防暑手册,重点介绍了热射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热射病可不是闹着玩的,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面对今年这特殊的三伏天,我们可得提前做好防暑准备。家里可以备上一些防暑药品,像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之类的,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出门的时候,记得带上遮阳伞、太阳帽、太阳镜,涂抹好防晒霜,把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的。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最好是喝一些淡盐水或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能有效预防中暑。
虽说三伏天热得让人难受,但这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积极防暑降温的同时,不妨也调整好心态,把它当作一次挑战,一次锻炼自己适应能力的机会。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一定能平安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大家还有什么防暑小妙招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