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大埔县百侯镇影剧院内锣鼓喧天、笑语盈盈。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县司法局指导,县普法办、县检察院、县妇联、团县委、县住房公积金中心、百侯镇人民政府主办,风向标社工承办,兰陵小小锣鼓队、聚缘轩爱心协会协办的“法润童心·护航青苗”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百侯镇)专场活动,以“普法美食节+文艺汇演+互动体验”的创新模式,让200余组家庭在客家美食与法治游戏中收获别样学法体验,标志着“客韵薪火·法护埔邑”特色品牌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活动现场。蔡彩灵 供图
活动在兰陵小小锣鼓队铿锵的客家锣鼓中拉开帷幕。“要让法治教育像客家娘酒一样,通过‘慢火细酿’浸润青少年的成长历程。”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广溪以“法治金钥匙”开启活动。同时,现场发布“普法美食节”四大主题区域,引起孩子们阵阵欢呼。
古筝演奏《采蘑菇的小姑娘》,以“辨毒菇”喻“明法理”;活力健身操,诠释“守法是最大家风”。
县司法局、检察院、团县委、妇联、公积金中心等单位工作人员及镇村“法律明白人”现场答疑解惑,发放普法手册1000余份。
“答题+闯关”双轨积分换“客味”普法美食的设计巧妙融合“目标激励”与“趣味实践”,使普法教育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引发了现场参与者的学法热情。
孩子们正在学习普法手册 。蔡彩灵 供图
“客味‘律’茶”将法治谚语融入客家芭乐茶,让茶香传递“法润民心”的温情;“未保钵仔糕”以Q弹糕体包裹未成年人保护案例,寓意法律为成长撑起“保护伞”;“守法印子粄”用粄皮压制法字图案,诠释“规矩方圆不可破”;“法治甜点站”以法治标签,在甜蜜中铭记“甜法相依”;“公正芋圆铺”通过配料比例对应责任划分,体现“公平如称”;“法润客家糍”则象征“守法如打糍,千锤百炼见真章”。每一样“客味”普法美食都有自己的独特寓意,引导参与者们“食其味,知其意”。
在互动游戏区,“娘酒配方站”以法律流程趣味公式开展教学,“学法套圈鸭”游戏通关率高达92%;手作体验区则邀请亲子搭档,以非遗糖画技艺勾勒“法典糖画”,用传统薄饼制作工艺塑形“明律薄饼”,通过指尖传承与法律实践的双重体验,生动诠释“劳动成果受法律保护”的深刻内涵。
本次活动以客家传统美食为载体,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非遗文化,通过特色摊位实现了“舌尖上的普法”创新。下一步,大埔将继续以客家文化为根脉,以法治精神为内核,在深挖非遗技艺、民俗故事等传统文化载体的同时,让法治思想如客家娘酒般浸润人心,为“客韵薪火·法护埔邑”特色法治文化品牌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南方+见习记者 李佳桦 记者 马吉池
通讯员 罗文燕 刘文烽 蔡彩灵
【作者】 李佳桦;马吉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