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红 Coach Jason Brown 在播客里的咆哮,差点把耳机党耳膜震破。这个坐拥 19.2 万粉丝的体育评论员,对着麦克风嘶吼着痛骂杨瀚森:"拿着几百万美金,连 TMD 英语都不会说,你配来美国捞钱吗?" 起因竟是杨瀚森被开拓者选中时,说自己正在家吃炸鸡。这番话不仅让中美网友吵翻了天,更把 "运动员该不该学当地语言" 的话题推上风口浪尖 —— 一个 19 岁的中国小将,真的该被如此苛责吗?
先说说这场风波的来龙去脉。6 月 26 日 NBA 选秀夜,开拓者用 16 号签选中杨瀚森的操作,本身就够出人意料。更戏剧性的是,当记者连线采访时,杨瀚森笑着说:"被选中时正在家吃炸鸡,挺意外的。" 这句朴实的话,到了 Coach Jason Brown 嘴里就变了味。他在播客里唾沫横飞地咆哮:"一天天的 ' 我在家吃炸鸡 ',我真受够了!在美国你就得说我们的语言,我们给你的钱和资源可不少,给老子先把语言学好吧!"
最刺耳的是他那句 "连支付你薪水的国家的语言都不会,就不配拿高工资"。要知道杨瀚森的合同 4 年 2139 万美元,约合 1.53 亿人民币,2025-26 赛季就能拿到 442 万美元。可这笔钱是开拓者心甘情愿给的,人家看中的是他 2.16 米的身高和能传能投的全能身手,又不是雇他来当翻译。有球迷翻出数据:杨瀚森在 CBA 场均 16.9 分 10.8 篮板 3.5 助攻 2.5 盖帽,是联盟最年轻的 "双十" 球员,这样的天赋难道不配拿高薪?
更讽刺的是 Coach Jason Brown 双标的嘴脸。有网友扒出他去年还在夸 "字母哥刚进联盟时英语也烂,现在不照样是 MVP"。希腊怪兽刚到雄鹿时,接受采访都得靠翻译,现在虽然带口音但交流无碍。"怎么到杨瀚森这儿就成了 ' 不尊重 '?难道就因为他是中国人?" 这个疑问在评论区被刷了上万次。还有人翻出 CBA 外援的例子:"马布里刚来中国时连 ' 你好 ' 都不会说,照样拿顶薪,也没见谁逼他考普通话等级啊?"
网友们的反击堪称大型打脸现场。有留美学生分享经历:"我刚去美国时连 ' 厕所在哪 ' 都不会说,半年后照样能跟教授辩论。杨瀚森整天跟队友训练、生活,英语能差到哪去?" 更有人算时间账:"开拓者训练营 10 月开启,到常规赛开打有 3 个月,足够他掌握日常交流用语了。当年姚明刚去火箭,不也是边打球边学英语,第二年就能接受英文采访了?"
其实杨瀚森早就用行动回应了质疑。据他经纪人透露,小杨从选秀结束后就请了英语私教,每天学习 2 小时,重点练篮球术语和日常对话。"他知道语言重要,但也明白球迷最关心的是球技。" 这种务实态度赢得不少人点赞。有网友说得实在:"等他在 NBA 扣碎第一个篮板,谁还在乎他英语带不带口音?当年林书豪说英语带台湾腔,照样成了 ' 林疯狂 '。"
Coach Jason Brown 的言论之所以惹众怒,是因为他把 "学英语" 和 "尊重" 强行捆绑。可体育世界的尊重,从来是靠实力挣来的,不是靠语言。穆托姆博在 NBA 打了 18 年,英语始终带着浓重的非洲口音,却因为盖帽后摇手指的标志性动作,成了球迷心中的传奇。"大梦" 奥拉朱旺刚到休斯顿时,采访全靠翻译,可谁会否认他是历史最伟大的中锋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中美网友的观念碰撞。中国网友普遍觉得 "给点时间自然会",美国网友则分成两派 —— 有人觉得 "学英语是基本礼仪",也有人嘲讽 Coach Jason Brown"小题大做,就是想蹭热度"。一位叫 Mike 的开拓者球迷留言:"我们在乎的是他能不能帮球队进季后赛,不是他英语过没过六级。当年诺维茨基刚来的时候,德语口音比杨瀚森的中文腔重多了,现在不照样是队史第一人?"
这场风波还意外扯出了 "语言霸权" 的问题。有语言学专家调侃:"英语的发源地是英国,美国人自己都说的是 ' 美式英语 ',凭啥要求别人说得字正腔圆?" 更有人翻出 Coach Jason Brown 的黑历史:他去年去加拿大解说比赛,连 "对不起" 的法语都不会说,被当地媒体嘲笑 "没文化"。"自己去别的国家都不学当地语言,还好意思要求别人?" 这个灵魂拷问让他的播客评分暴跌。
杨瀚森的处境其实比当年姚明更有利。一来现在信息发达,手机翻译软件能解决大部分沟通问题;二来开拓者队里有专门的国际球员顾问,会帮他适应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才 19 岁,语言学习能力正是最强的时候。有教育专家分析:"处于沉浸式环境中,年轻人掌握日常英语只需要 3-6 个月,专业术语可能需要 1 年,但完全不影响打球。" 就像网友说的:"等他在比赛中用一记暴扣回应质疑时,所有的语言问题都会烟消云散。"
说到底,Coach Jason Brown 的咆哮更像是一场自我炒作。一个粉丝不到 20 万的小网红,靠攻击国际球员博眼球,这种套路在体育圈并不新鲜。但他无意中触碰了一个更深刻的话题: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化差异?杨瀚森需要学英语,这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球队;但外界也该给他时间和耐心,毕竟他不是来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的。
开拓者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的话很中肯:"我们选中的是一个篮球天才,不是语言学家。给他点时间,他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句话或许能让那些苛责者闭嘴。当年姚明用 8 年时间成为火箭基石,靠的不是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是赛场上的统治力。杨瀚森的 NBA 之路才刚刚开始,与其纠结他现在会不会说英语,不如期待他早日在波特兰打出名堂 —— 毕竟,篮球才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最后想说,给这个 19 岁的小将多一点宽容吧。他带着无数中国球迷的期待登陆 NBA,本身就承受着巨大压力。语言障碍确实需要克服,但这应该是他和球队需要解决的问题,轮不到一个博眼球的网红指手画脚。等到杨瀚森用第一个 "20+10" 回应质疑时,或许 Coach Jason Brown 会改口说:"嘿,这小子篮球打得真不赖,英语差点也没关系。" 毕竟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实力永远比口音更有说服力。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