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印度、巴基斯坦之间关系一直很差,先后爆发过三次大规模战争,小的武装冲突更是不断。在三次印巴战争中,前两次双方打得有来有回,差不多算是势均力敌。可是到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时候,巴基斯坦却损失惨重,不仅丢掉了大片领土,还被迫接受印度的停火建议。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巴基斯坦内乱
按照“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的领土分为两部分,一个现在的巴基斯坦,被称为西巴,另外一个是现在的孟加拉国,被称为东巴。西巴、东巴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两地的民族、语言、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加上中间被印度隔开,因此两地之间联系、沟通存在着严重问题,矛盾也就产生了。
巴基斯坦在独立以后,两地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使得矛盾更加突出,东巴地区分离主义情绪越来越严重。1971年3月,部分支持东巴独立的军队发动了兵变,宣布建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总统立即调兵,并在这年5月镇压了这场兵变。然而,东巴的紧张局势并未得到缓解,这给了印度可乘之机。
二、苏联支持印度
前两次印巴战争,双方打得有来有回,可是到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时候,印度在军事上已经超过巴基斯坦了,原来这与苏联的军事援助有关!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在南亚次大陆上的争夺也十分激烈。苏联出于战略上考虑,加强对南亚地区的渗透,利用中印边境冲突以及第二次印巴战争的机会,扩大对印度的军事援助。
据不完全统计,1962年至1970年间,苏联向印度提供的军事援助达10亿美元。陆军方面包括250辆坦克、40门120毫米火箭炮以及导弹;空军方面有数百架军用飞机,三个生产米格飞机的工厂;海军方面有数十艘军舰。另外,苏联还派出大量的军事顾问,为印度训练军事技术人员。总之在苏联的帮助下,印度实现了“鸟枪换炮”。
三、印度速战速决
对于这场战争,印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在1971年7月制定了代号为“解放孟加拉”的军事计划。11月21日,印度不宣而战,海陆空三军向东巴地区发起了突然袭击。印军采取了“东攻西守”的策略,集中兵力向东巴发起猛攻。12月16日,巴基斯坦在达卡的守军被迫投降,至此东巴完全落入印度之手。
而在西巴战场上,双方互有得失,印度在占据领土方面略有优势。鉴于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印度宣布单方面停火。继续战斗已无意义,于是巴基斯坦被迫同意停战。第三次印巴战争以巴基斯坦的失败告终。印度通过这场战争,将东巴从巴基斯坦的版图上分离出去,既削弱了对方的实力,又摆脱了两面受敌的情况。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