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决定寿命?最佳睡眠时长被发现:中国人这么睡,死亡率最低

清晨五点半,小区的公园里,54岁的陈大妈和往常一样,刚做完广场舞,就和邻居们聊起了昨晚的睡眠。

“昨天9点半睡的,一觉醒来快6点,精神特别好!”“你们怎么都睡那么多?我女儿说我只需要睡6小时,但我感觉头晕。”

一旁的王叔叔皱着眉头,“可我听说睡得越久越健康,不是养生要保证8小时吗?”一时间,广场上一片讨论,有人支持多睡,有人主张早起,争论不休。

但你知道吗?最新的权威研究显示,“睡得多就是健康”其实并不准确,最佳睡眠时长其实出人意料。

中国大样本人群调研发现:成人每晚大约7小时的睡眠时长,死亡率最低

睡得太多或太少,反而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8小时”不再是金科玉律。

你会不会正好踩在“危险区”?是不是已经忽略了这个每天都在影响未来寿命的小习惯?接下来,我们揭开睡眠与长寿之间最容易被误解的真相,看看科学家怎么说。我们总以为睡得越多越健康,却被权威数据狠狠“打脸”。

2021年,《JAMA Network Open》刊登了一项覆盖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共32万余成年人的大型研究,持续随访近14年

研究发现,每晚7小时睡眠的成人,全因死亡风险最低。无论男女,睡眠时长的变化,和心血管风险、癌症风险都紧密相关。

如果每晚只睡5小时以下,死亡风险增加16%;而睡8小时,风险上升9%,9小时上升18%,10小时高达43%!女性则更敏感,每晚超过10小时睡眠,死亡风险上升高达55%

而那些动辄“熬夜补觉”、“能多睡就多睡”的人,实际走向了健康反方向,不是睡得越多越好,恰恰相反,过犹不及。

科学家分析,适度睡眠能修复身体、维持免疫、调节心理健康;但不足或过量,都会极大扰乱机体代谢,削弱免疫功能,令各类慢病、心脏病和肿瘤风险明显增加。

过去以为“睡越多养生”的观念,真该更新了。

睡得对,健康才来:坚持7小时,身体出现哪些变化

很多人忽视睡眠的微小变化,其实每天只相差一两个小时,就能带来巨大影响。最新研究揭示,符合“7小时标准”的人,和其他人群比,身体更容易出现以下积极转变

心血管更健康。7小时睡眠人群心脏病死亡风险最低,比不足5小时或超过9小时组低出16%—43%

免疫力更强。脏器修复、抗炎反应、免疫细胞激活在7小时期间最充分,过短或过长都会抑制这一过程。

癌症发生率低。数据显示,男性夜间睡8小时以上,癌症死亡风险提升59%,女性睡10小时以上增加23%,反而7小时最安全。

精神状态佳,记忆力提升。大脑的清除代谢产物主要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7小时内充足、连续的休息能让神经系统修复到最佳水平,防止老年痴呆早来。

代谢平稳,糖尿病、肥胖风险下降。规律作息让胰岛素分泌保持正常,不会出现早醒、失眠后特别容易饿、摄入热量过高的情况,有助于血糖与体重双重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睡得多补得多”并不科学。长期睡10小时以上反而会诱发炎症反应,形成隐匿慢性疾病。睡得刚好,健康才能最大化。

怎样睡才能长寿?做到这3招才算科学睡眠

既然研究已经揭示了最佳时长,普通人如何才能做到“健康睡7小时”?三点具体建议,帮你科学养成好睡眠:

规律作息、固定上床时间。每天尽量在22:30至23:30之间入睡,不因加班或娱乐频繁“爆肝”,形成生物钟规律,深睡期比例自然提高。

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卧室保持安静、黑暗、温度适宜(建议18-22℃),避免使用手机、电视等蓝光设备。可以睡前洗热水澡或泡脚,帮助身体放松。

晚餐不过量,睡前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饮食清淡有助于肠胃负担减轻,避免凌晨醒来、失眠多梦。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中国成年人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中老年人健康监测与睡眠干预指南》

《成年人最佳睡眠时长大数据分析》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研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养生   睡眠   死亡率   寿命   最低   中国人   发现   小时   风险   健康   中国   心血管   身体   长寿   都会   癌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