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汤头毛官庄!这里竟藏着四千多年前的古城

当现代高速的车流在河东大地呼啸而过时,很少有人会想到,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处,沉睡着一座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城。这里就是河东区近年来出土文物最多的遗址——毛官庄遗址,它用层层叠叠的文化遗存,默默诉说着远古先民的生活密码。

毛官庄遗址坐落于河东区汤头街道毛官庄东北方向,原为一处自然土岭,南北绵延510米,东西横跨340米,总面积达14.8万平方米,相当于21个标准足球场大小。遗址的文化堆积厚度介于0.7米至1.3米之间,如同一份厚重的“地下史书”,涵盖龙山文化、东周及汉代等多个重要历史时期,目前已被列为河东区文物保护单位。

河东区文旅局文物保护科负责人郭瑞奎介绍:“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为配合临滕高速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地下文物,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南部被项目占压的区域,开展了系统性的考古勘探与保护性发掘工作。此次发掘面积达3000平方米,考古工作者们精耕细作,共清理出灰坑80座、墓葬40座、房址19座,更发现了城墙及壕沟各1处、灰沟3条等重要遗迹。”

值得关注的是,遗址遗存的年代跨度极大,涵盖龙山、岳石、周、汉等多个时期,文化传承脉络清晰。截至发掘结束,共出土各类文物700多件,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具与生产工具,这些文物不仅数量可观,更保存完好,为还原不同历史时期先民的生活面貌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从考古价值来看,毛官庄遗址有着突破性的意义——它是沂沭河流域经科学发掘后确认的第一座龙山文化城址,成功填补了该区域缺少龙山时期高等级聚落的考古空白。梳理发掘成果可以发现,这片区域清晰经历了“早期居住聚落——营建城址中心——兴建成片墓地”三个发展阶段,遗迹类型丰富、遗物特征鲜明,完整呈现了从大汶口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的文化过渡与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为研究这一关键历史阶段的文明演进提供了绝佳的案例。

同时,遗址中发现的史前城址布局与早期城墙结构,进一步深化了考古界对我国史前城址起源与发展的认识。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也为后续开展鲁苏豫皖交界区域堌堆遗址、墩台遗址的对比研究搭建了重要平台,助力厘清该区域史前文化的交流融合脉络。

如今,毛官庄遗址已成为解读河东乃至沂沭河流域远古文明的重要窗口,静静等待着更多历史密码被逐一破译。

来源:河东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历史   汤头   临沂   古城   遗址   河东区   河东   龙山文化   文化   区域   龙山   史前   文物   聚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