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民间有“儿大避母”的说法,也就是男孩子长大了就不要跟妈妈太亲近。因为男孩子需要勇敢,需要理性,需要独立,但是女性的思维是比较感情化的,很多妈妈带孩子的时候会带得非常细致,巴不得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这样会导致孩子一直依赖着妈妈。
而且妈妈容易情绪化,一个情绪化的妈妈也很容易让男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只会发脾气或者是只会哭,没有处理事情的能力。女性在遇到大事情自己处理不了时很容易会退缩,这些都不利于男孩子的成长。

而且男孩子到三岁左右,他就开始有了性别的意识,知道男女之间是有差距的,再慢慢的大一点,孩子要开始训练自己的独立能力。
所以山西太原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许智华就提到,当孩子四五岁之后,尽量不要跟妈妈一起睡,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孩子还需要陪的话,女孩子的话妈妈可以陪一下,但是男孩子就不要妈妈在陪伴了。

因为男孩子长期跟妈妈一起睡,容易过度依赖妈妈,影响孩子的性格,如果这时候自己家的男孩子真的需要人陪伴的话,可以考虑让爸爸来陪。这样对于孩子的性格发育会更好一些,因为作为男孩子要独立也要坚强。

这让我想起之前一个心理咨询师就提到他接诊了一个男孩子,妈妈之所以带自己的儿子来看诊就觉得自己的儿子好像不太像一个男孩子,而且还特别的喜欢跟女孩子一起玩,女孩子喜欢的他也喜欢,他跟女孩子打成一片。
后来医生就诊断这个男孩子是同性恋,之所以是同性恋,就是因为成长过程中都是妈妈带着他,没有爸爸在旁边陪伴,导致这个男孩子看到的学到的都是女性的模样,就连思维也跟女性的一样。

培养男孩子的坚强和独立,要从小做起,孩子在小的时候,要尽量让爸爸参加到育儿中来,比如说爸爸给孩子换尿不湿,特别是孩子慢慢长大,一定要让爸爸多带孩子出去玩。

爸爸和妈妈带孩子会有非常大的区别,比如说孩子走累了让妈妈抱,妈妈抱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了,说你自己走吧,我抱不动了。

但是爸爸就一下子把孩子抱起来,甚至把孩子抱得很高,甚至能把孩子拎到头顶上,这样的动作妈妈可能并不一定做得到,这会让男孩子感受到爸爸的力量感。
妈妈教孩子溜冰,可能担心孩子摔倒总是亦步亦趋地走在孩子边上,孩子始终学不会。而爸爸带着孩子去学溜冰,只是告诉孩子你可以的,爸爸相信你,孩子就真的可以了。

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会帮孩子交朋友,还帮孩子跟其他的妈妈进行社交。
但是爸爸带着孩子出去玩,极有可能就把孩子放到孩子群里面,让他自己去社交,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反而可能发挥得更好。让孩子跟爸爸之间的感情更亲密,到孩子慢慢的长大,才能自然而然地跟妈妈分离。
对男孩子来说,爸爸其实就是他的榜样,爸爸的榜样力量能让男孩子变得更有责任感,能让男孩子变得更加勇敢,更加的独立。

妈妈并不是说不关心孩子,但是妈妈的关心极有可能过于无微不至,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比较娘气,所以儿大避母并不是说完全不跟妈妈交流,而是不要像小时候这么亲近。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