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挤破了头要往日本跑,现在外面的月亮不圆了,想回来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蓬勃发展,高额的工资、优质的生活,引得无数人前去。
几十年过去,风向变了,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而曾经被他们抛下的中国,却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铁穿梭、移动支付普及,发展速度让世界惊叹。
落差之下,大批日籍华人又纷纷想起自己的“母国”了。
如今,他们像当年想去日本一样挤破了头想回中国,可是祖国还会接纳他们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国内经济还没发展起来,不少人家连买台黑白电视都得攒大半年钱。
可隔海的日本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经济泡沫正吹得最大,街上跑的全是新汽车,商场里彩电、洗衣机堆得满当当,普通人上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比中国农民一年挣的还多。

这种落差让很多中国人动了心,“去日本挣钱”成了当时最火的话题。
不管是农村想脱贫的年轻人,还是城里想换个活法的工人,都琢磨着怎么能跨过去。而为了去日本,大家也真是想尽了办法:

有的人家把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这才勉勉强强凑够几万块路费。有的人则花了点钱,找了不认识的日本人办假结婚,获取“准入证”。
而那些没钱的人,就只能跟着偷渡的船走。他们在海上漂好几天,吃的是干面包,喝的是海水,稍有不慎就会遇到海啸,丢掉性命。

可即便如此危险,大家仍义无反顾地往日本跑,他们想着,只要活着到了日本,那就能赚比国内高好几倍的工资,彻底成为“人上人”。
愿望虽好,可到日本后,日子却比想象中苦多了。

原来,由于大多数去日本的中国人没有正规身份,要想赚钱的话,只能靠打“黑工”,也就是日本人常说的廉价劳力“研修生”。
他们白天在工地扛钢筋,晚上去餐厅刷盘子,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手指磨出茧子也不敢歇。

好在那时候的日本时薪很高,所以很多人即便很累,看着手里那高出国内数倍的工资,也是乐在其中。
可惜好景不长,九十年代初日本经济突然“塌了”,工厂一家家关门,老板们连工资都发不出。

日本经济衰败之后,华人找工作更难了,以前还能靠打零工糊口,后来连扫大街兼职都抢着要日本人。
没了工作后,大量华人也没了睡觉的地方,不少人便把行李卷扛到公园,晚上睡长椅,白天捡便利店过期的饭团吃。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日本经济进入“失落十年”的时候,中国却发展得越来越迅速,也越来越好,与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

九十年代末,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的改革像是踩了油门。
南方的东莞、深圳到处盖新厂房,台资、港资的电子厂招工人,工资比原来国营厂高两倍。
街上的个体户也多了,卖服装、开餐馆的都赚了钱,不少人家慢慢换上了彩色电视,甚至开始琢磨买摩托车。

与此同时,外资开始大量往中国跑,写字楼里挂起“中外合资”的牌子,连小县城都能见到外国品牌的饮料。
到了新世纪,中国的发展更是让人咋舌。

2008年北京奥运,全世界都看见中国的高楼大厦和新场馆。后来,我国高铁修得四通八达,从广州到武汉半天就到,比日本新干线还方便。
国内出门买东西不用带现金,手机扫一下就行,可日本还在靠现金和信用卡。

中国这边在迅速发展,而日本却一直没缓过来,经济像卡住了似的。
而且,日本公司里岗位少,年轻人找工作难,就算入职了,也得熬资历才能升职。
日本人都如此,华人就更难混了。

很多人干了十几年还是普通职员,薪水没怎么涨。看着国内同龄人有的当老板、有的进大厂拿高薪,他们心里更着急。
这时候,“去日本”的热度早没了,反而兴起了“回国潮”。可现在的中国,可不是他们想回来就回来的。

原来,不少在日本待久的华人,几乎都已经因种种原因加入了日本国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归化”。
所以,当他们真到想回国时会发现,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想恢复中国身份,得先去日本入国管理局办手续,把日本国籍退了。

要知道,这一步十分折腾人:
要填厚厚一叠表格,证明自己没其他国家身份,还得等日本那边审核几个月,等拿到“脱籍证明”,才算刚跨出第一步。
可就算彻底退了日本国籍,想重新拿中国国籍也十分困难。

有些人可能认为, “我本来就是中国人,回来还不简单”?结果跑遍出入境管理局才知道,根本没有“中国特殊通道”。
要想重新获得中国国籍,要么得是能给国内带来技术或投资的高端人才,要么得有国内直系亲属需要赡养,而且父母还得是中国公民。

而且,在申请材料上,还需要过去几十年的工作证明、无犯罪记录,连在日本住过的每一个地址都得核实。
而审查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所以,最后能通过,并顺利获得中国国籍的根本没几个。
当然了,除了手续繁琐之外,心里那道坎也让很多人过意不去。

当年不少人出国时拍着胸脯跟家里说 “不混出样儿绝不回来”,有的甚至跟亲戚断了联系,就怕被说 “没本事”。
现在灰溜溜回来,最怕遇见老街坊问 “怎么从日本回来了?”“在那边没站住脚啊?”

同学聚会时,看着当年不如自己的人在国内有房有车、当着老板,自己却要从头找工作,头都抬不起来,夜里总琢磨 “当年是不是选错了”。
而且,就算抛开面子问题不说,那些人回来后,在生活上也处处是难题。

有人离开国内二三十年,出门买瓶水都不会用手机扫码,去医院不知道怎么网上挂号,连坐地铁都得现学怎么刷乘车码。
孩子要是在日本出生,回国上学得办一堆手续,连学籍都得重新申请。
养老社保更是麻烦,过去在日本交的钱用不上,得在国内重新交满十五年才能领养老金。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其实没彻底把大门关上,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只要真心想回来,遵守中国法律,符合条件就能申请。”
可规矩就是规矩,不会因为 “以前是中国人” 就放宽标准。

毕竟当年是自己选了加入日本国籍,现在想回来,就得按外国人入籍的流程走,为当年的选择承担后果。
这道理,不少华人跑了几趟部门、碰了几次壁后,才慢慢想明白。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