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的主要岛屿,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却因气候寒冷,人口仅占3.9%。
北海道其实直到17世纪才逐步被日本纳入版图。而同时期的俄国也在快速扩张,在拿下库页岛后,意图继续南下吞并北海道,日俄博弈随即展开。

在日本古代,北海道被称为“虾夷地”,由原住民族阿伊努人世代居住。阿伊努人与日本主流民族大和族在文化、外貌上都大相径庭。
早期日本大和政权集中在本州中部,直到8世纪设立“征夷大将军”职位,才逐步将本州岛北部纳入控制。

但北海道彼时气候恶劣、资源不丰富,日本并未急于征服。直到德川幕府17世纪统一日本后,才由松前藩接手管理北海道南部。
与此同时,俄国自16世纪快速东扩,18世纪沿着千岛群岛南下,逐步接近北海道。18世纪末,俄国船只频频出没北海道,要求通商未果,还曾掠夺沿岸村落。

1807年,幕府将北海道全岛收归直辖,北海道成为日俄较量的前沿阵地。
但此时俄国更重视资源丰富的中国外东北和库页岛。而日本虽国力较弱,却因地近、历史积累深厚,逐步巩固了对北海道的掌控。

19世纪中叶,美国“黑船来航”迫使日本开国,俄国趁机签订《日俄和亲条约》,承认北海道属于日本,却也在当地进行经济与文化渗透。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新政府将北海道视为国家安全核心,设立“开拓使”,改名“北海道”。通过法律剥夺阿伊努人土地,鼓励日本大和族移民开发。
1875年,日本与俄国签署《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日本放弃库页岛,换取整个千岛群岛。北海道成为日本对抗俄国的“北方盾牌”。

20世纪初,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远东势力增强。日本则在工业化后崛起,并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获胜,夺取库页岛南部,缓解了北海道的军事压力。

战后,日本将北海道打造成移民地、能源基地和工业重镇。到20世纪初,北海道人口突破百万,农业、渔业和煤矿产业飞速发展。
1945年二战末期,苏联攻占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计划登陆北海道。但美国为防苏联扩张,拒绝这一要求。最终苏军取消行动,日本保住北海道。

战后,北海道成为美国封锁苏联的“第一岛链”重要一环。日本则将其打造为高科技和旅游重地。如今,北海道人口近600万,是日本重要的农业、文化、旅游地区。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