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伦深夜晒照再登热搜,网友:德云社的活他全揽了!

说起这位,老粉们都知道,早些年在德云社门口蹲着的时候,那也是个愣头青。如今呢?摇身一变,成了“德云扛把子”之一,风头一时无两。要说他的段子,那是出了名的接地气,一张嘴就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可偏偏这哥们儿不满足于台上风光,私下里也爱整点活**,微博、抖音、快手……哪儿热闹往哪儿钻,隔三差五就来个深夜放毒——不是晒自拍,就是发段子,偶尔还来几张后台照,配文永远就俩字:“开心”。

其实吧,这背后也有门道。你想啊,相声这行当,讲究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现在的观众哪有那个耐心听你慢慢打磨?大家更愿意看的是“新鲜事儿”、“热乎劲儿”。于是乎,谁能在社交平台上多刷几次存在感,谁就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张鹤伦深谙此道,白天演完一场,晚上回家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掏出手机,翻出几张照片,配上几句俏皮话,往微博一扔,再加个热门话题标签,妥了!

当然啦,这种操作也不是没有争议。有人就说他“太浮躁”,不懂什么叫“沉淀”。可你要问他本人怎么看?估计他会笑着回一句:“我这不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相声嘛!”这话听起来挺冠冕堂皇,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谁能保证观众会一直守着电视等你开播?与其等着别人来找你,不如主动出击,先把人气攒起来再说。

更何况,人家也不是光顾着自己玩儿。你看他带徒弟的方式,就知道什么叫“言传身教”。徒弟们要是犯了错,他从不当众训斥,而是私下里一对一沟通,既维护了对方的面子,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这种处理方式,在圈子里算是难得的好脾气了。难怪有人说他是“**德云社最会带徒弟的人**”之一。

当然了,光有情商还不行,还得有实力。张鹤伦的相声功底,那可不是吹出来的。早年间跟着郭德纲学艺,没少挨骂,但也正是那段经历,让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后来自己挑大梁,带着团队四处巡演,每到一处都是座无虚席。这说明啥?说明观众认可他的表演水平。

不过现在德云社内部的竞争也挺激烈的。像岳云鹏、孙越这些人,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粉丝基础稳固;而像孟鹤堂、周九良这样的后起之秀,也在不断发力,试图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张鹤伦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显然,他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通过社交媒体与粉丝互动,建立更加紧密的情感连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德云社的整体战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曲艺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年轻人重新爱上相声?这是摆在所有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德云社的做法,则是大胆尝试新媒体传播方式,鼓励演员们利用个人影响力扩大受众群体。这一策略,无疑取得了成功。不仅提升了整个团体的品牌价值,也让不少原本默默无闻的演员走红网络。

所以说,张鹤伦之所以频频登上热搜,并非偶然。这背后既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也有公司层面的战略支持。更重要的是,他准确把握住了当下娱乐消费的趋势——既要内容过硬,又要形式新颖。两者缺一不可。

当然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过度依赖社交媒体,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一旦出现负面新闻,很容易被放大解读,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的关系,成为每位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方面,张鹤伦似乎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方法论:该活跃时绝不含糊,该沉默时也能保持低调。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正是他在圈内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张鹤伦的故事告诉我们:想要获得关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关注度转化为真正的影响力。而这,恰恰是他做得最出色的地方。正如他自己所说:“只要观众喜欢听我说相声,我就一直说下去。”

【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资料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娱乐   深夜   网友   观众   相声   徒弟   社交   方式   段子   媒体   方法论   台上   影响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