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又在给苹果“下命令”了,这次不再盯着全球用户数据,转而瞄准英国本土用户的云端备份,想用一份秘密通知逼苹果开后门。
可这看似缩小范围的操作,实则捅了个更大的马蜂窝,一旦加密防线被撕开缺口,全球几十亿人的数据安全都可能跟着遭殃。
这已经不是双方第一次掰手腕,之前英国政府想直接获取苹果“高级数据保护”(ADP)服务的全球用户数据,直接引发白宫强烈反对。
美国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8月就透露,英国已经放弃了对美国用户数据的要求。
碰壁之后,英国内政部换了个思路,用《调查权力法案》里的“技术能力通知”(TCN)搞起了精准打击,只针对本土用户。
内政部对此讳莫如深,发言人只模糊回应“为保障公民安全会采取必要行动”。
但《金融时报》早扒出了底细,最初的TCN根本不止盯着ADP,连更普及的iCloud服务数据都想染指,这种“先宽后窄”的策略,更像是在试探苹果的底线。
苹果的反应很直接,今年2月就暂停了英国新用户的ADP服务,现有用户很快也得自己手动关闭这个功能才能继续用iCloud。
苹果官网明确列出了受影响的9类数据:iCloud备份、照片、备忘录、Safari书签全在其中,这些原本能通过端到端加密保护的内容,现在只能用标准防护了。
但苹果守住了最关键的底线,公司在声明里反复强调,从没给任何产品建过后门或万能密钥,以后也绝不会。
有意思的是,iMessage和FaceTime这些即时通讯工具还保持着默认端到端加密,显然是不想全盘妥协。
这种“部分让步”的操作,被业内解读为既应付监管,又保住全球安全架构的折中办法。
普通人可能不懂ADP的重要性,这东西的核心是端到端加密,说白了只有手机主人能解锁数据,连苹果自己都碰不到。
现在英国用户失去这个选项,等于把隐私暴露在更多风险里,更要命的是“后门一开,全球遭殃”的隐患,隐私组织“国际隐私”已经提起法律挑战。
他们警告得很实在:加密体系就像一间密室,只要为英国开一个特殊入口,这个漏洞早晚会被黑客、犯罪集团甚至敌对国家利用。
这场博弈背后还藏着英美之间的角力,美国政府在贸易谈判里明确反对英国的要求,认为这违反了两国《云法案》数据协议,更会危及美国公民隐私。
有消息说英美已经谈了好几轮,英国因为顾及盟友关系,正重新评估要不要撤销通知,这哪是单纯的监管问题,分明是战略利益的拉扯。
苹果早就没坐以待毙,之前收到第一份TCN就告到了“调查权力法庭”,今年4月案件信息终于公开,确认了上诉正在进行,但核心细节还是保密。
按照英国法律,企业收到这类通知还不能公开说,苹果能走到上诉这步,已经是顶着巨大压力。
现在最尴尬的是英国用户,想继续用iCloud就得放弃高级加密,想保隐私就得折腾着换服务。
更让人不安的是,要是英国开了先例,其他国家很可能跟风施压,到时候全球用户都得面对这种两难。
事情最近有了点转机,7月有消息称英国可能撤销通知,考虑到全球科技企业的连锁反应,还有美国的施压,硬逼苹果建后门的代价太大。
业内人士分析,要是通知真的撤销,苹果大概率会立刻恢复英国的ADP服务,毕竟维护全球隐私承诺的一致性对它太重要。
这场闹剧戳破了一个真相:数字化时代,国家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平衡太难找。
英国想通过后门打击犯罪,出发点能理解,但找错了方法,加密技术就像银行的金库,不能为了查案就把金库大门改成玻璃的,那只会让所有人都面临风险。
苹果的坚持其实是在守护整个行业的底线,要是这次妥协了,以后任何国家都能以“安全”为名索要后门,科技公司要么违心听话,要么退出市场。
现在全球有15亿苹果设备用户,每个人的隐私都绑在这场博弈的结果上。
目前来看,英国撤销通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就算这次风波平息,类似的矛盾还会不断冒出来。
随着数据越来越重要,政府的监管需求和用户的隐私需求只会更冲突,真正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在技术层面找到新路径,而不是逼着企业破坏安全防线。
但不管这场博弈结果如何,自己的隐私还得自己上心,多看看手机里的加密设置,重要数据多备份,别等漏洞出现才后悔吗,毕竟在隐私这件事上,最靠谱的永远是自己。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