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里最赚钱的往往是那些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人。
10月17日,沪指76点的跌幅让不少投资者心生恐慌。但纵观5月以来的月线五连阳,此次十月份的回调更似一次难得的“黄金坑”机会。
市场记忆总是短暂,但数据不会说谎——回顾4月7日沪指大跌7.34%后市场的逐步爬坑,以及8月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的盛况,当前的市场趋势远未到转向之时。
---
01 黄金坑:市场回调的真相
股市中,“黄金坑”是一种常见的主力洗盘手法。这种策略通常包括先压低股价,随后拉升,主要目的是淘汰那些容易恐慌抛售的散户投资者。
识别黄金坑通常需要观察四个阶段:横盘整理、快速下跌、成交量萎缩见底,最后以长阳线反包收尾。
这与我们当前市场情况惊人地相似。
回顾4月7日,A股曾放量下跌,沪指失守3100点,市场约3000股跌停。
当时,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近1500亿元,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
但随后,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增持ETF,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市场随即开启一波反弹。
国投证券在其报告中将当时的市场情况直接称为“黄金坑”,他们认为市场大跌后,风险偏好逐步修复,并对边际利空钝化。
02 成交量的秘密
对A股市场而言,成交量一直是判断市场趋势的关键指标。真正的底部必然伴随成交量萎缩,而有效的反弹则需要成交量放大支撑。
回顾8月,A股市场见证了历史性的成交活跃度。
8月22日,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连续第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较上日此时放量超600亿。
这一趋势在随后几天继续强化,8月25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9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较上一日此时放量超5200亿,全天成交金额近3.3万亿。
这是A股历史上第二次单日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上一次是去年10月8日。
成交量的急剧放大并非偶然。经济学家张奥平表示,当前市场较高的成交额,是政策与市场协同共振的结果。
一方面,居民储蓄正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另一方面,外资持续流入也为市场注入活力。
03 黄金坑的历史重演
将当前市场与4月7日后的走势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相似之处。
4月7日市场大跌后,尽管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惊人,但随后市场逐步企稳,并展开一波爬坑行情。
当时,国投证券就指出,“这是一个‘黄金坑’!”,他们认为大盘指数节后有望面临“年内黄金坑”。
现在,相似的情况似乎再次出现。
根据市场走势,黄金坑可分为三类:强势黄金坑、中势黄金坑和弱势黄金坑。
强势黄金坑特征是V型反转,常伴随缺口出现。这种情况下,主力资金的进场信号明显,股价反弹往往又快又猛。
中势黄金坑呈W底形态,反复震荡,考验短线投资者的耐心。
弱势黄金坑通常呈圆弧底形态,上涨速度较慢但相对稳定。
04 如何在黄金坑中布局
对于投资者而言,识别黄金坑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布局。
判断最佳买入时机,需要关注两个关键信号:底部成交量萎缩时出现的十字星形态,以及随后放量阳线突破前期阴线。
建议采取分批买入策略:在突破底部时买入三分之一,回踩5日均线时再买入三分之一,创新高时买入最后三分之一。
这种方法既避免了全仓抄底的风险,又确保了不会错失反弹机会。
同时,风险控制至关重要。如果股价跌破黄金坑最低点,应当及时止损,不要与主力资金正面对抗。
05 趋势的力量
股市投资最重要的是顺势而为。从目前情况看,大趋势尚未改变。
野村最新研报显示,资金正急剧转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A股和H股。
同时,韩国散户投资者也大举涌入中国股市,截至今年8月18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的持仓量从2024年末的190.83亿元人民币上涨至244.75亿元,增长近三成。
截至2025年8月25日,A股历史上单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的天数共35天,其中2024年占18天,2025年占12天,2015年占5天。
这一数据反映出近期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
知名经济学家盘和林表示,成交额突破3万亿说明A股已处牛市,流动性宽松、外汇回流及储蓄搬家都是推高市场成交额的因素。
他强调,A股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轮动,本轮牛市“不是来早,而是来晚”。
---
正如4月7日大跌后市场逐步爬坑的经历,当前的调整更可能是一次蓄势待发的“黄金坑”。当成交量未能有效放大至2万亿以上时,市场上升趋势不会轻易结束。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在别人恐惧时保持理性,在黄金坑中寻找机会,才是长期战胜市场的关键。
牛市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在狂欢中结束。如今的A股,显然正处在“犹豫中成长”的阶段。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