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3 - 14 日,一场通信领域的顶级盛会 ——6G 发展大会,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盛大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MT - 2030 (6G) 推进组共同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自 2021 年起已成功举办四届,如今已成为国内 6G 领域技术覆盖全、专业水平高、国际影响大的技术产业盛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025 年作为 6G 标准化研究全面启动之年,6G 的发展正站在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产业方向愈发清晰的十字路口 ,本次大会以 “智联全球,共建 6G 技术创新生态” 为主题,邀请了两院院士、国内外权威专家、国际标准组织代表、知名企业家等各路大咖,围绕 6G 应用需求、关键技术、产业研发、试验验证、国际标准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力求推动 6G 关键技术及架构成果形成全球共识,维护全球统一的 6G 国际标准和产业生态。
全球共商 6G 标准走向
(一)6G 标准制定的重要性
统一的 6G 标准是全球通信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石。从设备互联互通的角度来看,只有在统一标准下,不同国家、不同厂商生产的通信设备才能实现无缝对接与协作。想象一下,未来全球各地的智能设备,小到智能家居传感器,大到工业制造中的大型机械,都能基于统一的 6G 标准,在一个庞大的网络中高效通信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智联。这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还能促进全球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在降低研发成本方面,统一标准避免了企业各自为战带来的资源浪费。企业无需为适应多种标准而重复投入研发资源进行技术适配和产品调整,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技术创新和性能优化,加快 6G 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进程。以 5G 时代为例,全球统一标准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了 5G 技术的快速商用,6G 时代统一标准的重要性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当前 6G 标准制定进展
国际电信联盟(ITU)作为通信领域权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从 2024 年到 2026 年底,正致力于定义 IMT - 2030 的技术性能需求和相应的性能评估方法,从 2027 年到 2029 年初,ITU 将完成 IMT - 2030 的技术提交过程,预计将于 2030 年前后正式发布 6G 的国际标准,并推动 6G 商业化。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作为国际标准的重要制定组织,其 6G 工作也在稳步推进。2024 年 9 月已启动 6G 标准需求研究工作,Release 21 将成为第一套 3GPP 6G 技术规范。3GPP 6G 工作计划分为四个阶段:2024 - 2026 年为用例与需求研究阶段;2025 - 2027 年为技术研究阶段,各工作组的技术研究工作于 2025 年第三季度开始,6G 系统设计分两阶段进行;2027 - 2028 年为规范制定阶段,Release 21 预计将成为第一套 3GPP 6G 技术规范,预计 2028 年底 Release 21 冻结;2030 年左右为商用实现阶段,第一批 6G 商业系统将投入市场 ,与 ITU 的时间要求基本一致。目前,3GPP 已成功通过了首个 6G 标准项目 ——6G 场景与需求研究项目,标志着全球 6G 标准化工作正式进入实质阶段。
(三)各国在 6G 标准制定中的角色与博弈
在 6G 标准制定的赛道上,中国凭借在 5G 领域积累的领先优势,积极主导相关工作。在 3GPP 技术规范组(TSG)和项目合作组(PCG)内的领导职位总数上处于领先地位,通信设备商和电信运营商在 Release19 和 20 中牵头项目占比达 25.7%,在 6G 领域的专利数量占比更是高达 40.3%,排名第一。中国通过 IMT - 2030 (6G) 推进组,系统推进需求、技术、标准及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在 6G 的场景定义、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贡献了诸多中国智慧和方案,例如中国提出的 5 类 6G 典型场景和 14 个关键能力指标已全部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
美国则启动了 6G 战略规划,试图把握 6G 标准主动权。白宫与企业、政府技术官员联合制定目标和战略,发布国家频谱战略为 6G 预留频谱资源,还联合盟友加强国际 6G 技术与标准合作,如 2024 年 2 月联合西方七国和日韩发布《支持 6G 原则的共同声明》。美国在 6G 专利申请上占比 35.2%,通信企业如苹果、谷歌等大力投入研发,SpaceX 公司的星链计划也与 6G 发展存在潜在关联。
欧盟通过无线电频谱政策小组(RSPG)开展 6G 频谱需求早期识别工作,计划出台 6G 频谱路线图。6G 旗舰项目 Hexa - X 第二阶段启动,合作伙伴数量扩大到 44 个组织,致力于设计 6G 系统蓝图;“智能网络和服务联合伙伴(SNS JU)” 项目工作组启动 “6G 细节设计和系统优化” 工作,并获得 1.29 亿欧元公共资金支持,在 6G 系统研究方面不断发力。
日韩等亚太国家也积极布局 6G。韩国通过 “K - NETWORK 2030” 战略,将 6G 商业化项目提前到 2024 年实施,拨款 6250 亿韩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期望成为首个 6G 商用国家,并计划创建多种 6G 融合服务。日本积极与美国、荷兰开展联合研发,B5G 推进联盟与北美 Next G 联盟和欧盟 Hexa - X 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在 6G 研发上不断推进 。
各国在 6G 标准制定中既有竞争也存在合作。竞争体现在对标准主导权、关键技术专利、频谱资源等方面的争夺,因为这关系到国家在未来通信产业乃至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经济利益;合作则体现在各国通过国际组织和合作项目,共同探讨 6G 技术方案、应用场景等,力求形成全球统一标准,促进 6G 技术的全球推广和应用,毕竟 6G 技术的复杂性和庞大的研发投入需要全球力量共同参与。
A 股市场的 6G 新风向
(一)6G 技术突破对 A 股相关板块的影响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全频段 6G 芯片这一突破性成果,在 A 股市场上掀起了波澜,为多个相关板块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芯片与核心器件板块,全频 6G 芯片的诞生直接利好上游芯片、元器件和材料企业。传统通信设备频段受限,不同频段需专用元器件与系统,而全频 6G 芯片凭借 “全频谱覆盖” 和 “高度集成” 特性,将宽带电光调制器、光电振荡器等关键部件集成在单一芯片上,仅需单个芯片就能覆盖 0.5 GHz 至 115 GHz 的广阔频谱,实现超宽带信号生成和传输 。这使得专注于高频段射频芯片设计的企业,如博通集成,其已启动 6G 相关芯片预研,多项专利涉及太赫兹通信技术(6G 关键频段),有望借此东风切入 6G 终端与基站供应链,在 A 股市场中展现出独特的投资潜力。本川智能作为高频 PCB 板核心供应商,产品广泛用于 5G 基站和卫星通信设备,6G 时代对高频高速 PCB 需求激增,公司配合头部厂商开发适用于毫米波、太赫兹的 PCB 样品,并获某 6G 试验网设备商首批订单,其在 A 股市场的表现也备受关注。
通信设备与网络架构板块同样受到积极影响。6G 将实现 “空天地海” 一体化通信,这对通信设备的性能和网络架构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兴通讯作为全球 5G 设备四强之一,6G 研发投入超百亿,其主导的 “通信感知一体化” 被纳入国际 6G 标准框架,自研的智能超表面(RIS)技术可大幅降低 6G 基站能耗,全球 6G 专利占比 21.7%,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在 6G 技术突破的浪潮中,其在 A 股市场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三维通信作为卫星宽带服务龙头,子公司海卫通专注海上卫星通信,公司太赫兹波束赋形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已参与国家低轨卫星组网项目,计划 2025 年发射 87 颗验证星,在 6G 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有望在 A 股市场实现业务拓展和股价攀升。
卫星与天基互联网板块因 6G “空天地一体化” 的需求迎来重大机遇。中国卫通作为国内唯一商用卫星电信运营企业,运营多颗高通量卫星,拥有低轨卫星频段资源垄断优势,计划 2026 年发射 300 颗卫星组网,卫星直连手机技术获移动千亿订单,2025 年 Q1 净利润预增 280%,业绩增长强劲,在 A 股市场中成为卫星与天基互联网板块的重要代表企业,其发展前景被市场广泛看好。中国卫星深耕小 / 微卫星系统集成,市占率稳居第一,母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国家低轨卫星互联网(GW 星座)工程的主力,承担总装与研制任务,订单确定性高,在 6G 技术推动下,其在 A 股市场的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二)A 股中 6G 相关企业的布局与发展
中兴通讯在 6G 领域的布局全面且深入。在技术研发上,不仅投入超百亿资金,还主导的 “通信感知一体化” 被纳入国际 6G 标准框架,其自研的智能超表面(RIS)技术可大幅降低 6G 基站能耗,太赫兹通信技术也已完成实验室验证,全球 6G 专利占比达 21.7% 。在市场拓展方面,作为全球 5G 设备四强之一,凭借在 5G 时代积累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积极与全球运营商合作,开展 6G 技术试验和网络建设试点,为 6G 技术的商用推广奠定基础,未来有望在 6G 设备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中国卫通在卫星通信运营领域占据独特地位。拥有多颗高通量卫星和低轨卫星频段资源垄断优势,计划发射 300 颗卫星组网,且卫星直连手机技术获移动千亿订单,这使其在卫星通信市场的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有望大幅增长。随着 6G 时代对卫星通信需求的增加,中国卫通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如应急通信、海洋通信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通信保障,在 A 股市场的价值也将不断提升 。
博通集成作为国内无线连接芯片龙头,已启动 6G 相关芯片预研,重点攻关高频段射频芯片设计,多项专利涉及太赫兹通信技术(6G 关键频段)。虽然目前尚未大规模量产 6G 芯片,但凭借其在芯片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一旦 6G 技术成熟商用,有望快速切入 6G 终端与基站供应链,为通信设备制造商提供关键芯片,在 A 股市场中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和市值的提升 。
(三)投资 6G 概念股的机遇与风险
从投资机遇来看,技术领先性与稀缺性是重要因素。中国在全频 6G 芯片技术上取得突破,占据了 6G 竞赛的制高点,相关产业链企业具备稀缺性和先发优势,如前文提到的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兴通讯、拥有独特资源的中国卫通等,其技术和资源优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投资者带来潜在的高回报。
政策强力驱动也为投资带来机遇。工信部成立 IMT - 2030 (6G) 推进组,计划 2025 年启动标准研究,并深化中欧、中印合作,北京、山东等地已出台 6G 专项规划,2025 年研发投入预计超千亿 。政策的支持为 6G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推动相关企业快速发展,投资者可借此机会布局相关概念股,分享政策红利。
6G 将开启万亿级新赛道,其应用场景从全息交互、智能交通到空天地海覆盖,将重塑众多行业格局,巨大的市场空间意味着相关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盈利空间,投资者有望从企业的成长中获得丰厚收益 。
然而,投资 6G 概念股也存在风险。6G 技术仍在发展初期,技术路线可能存在变数,如量子通信对太赫兹通信的潜在替代,这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前期投入的研发资源浪费,技术优势丧失,进而使企业估值面临重估,投资者可能遭受损失 。
多数专家预计商用 6G 网络要到 2030 年左右才能推出,从技术突破到大规模商用需要较长时间,在这期间企业难以实现短期盈利,业绩难体现,可能导致股价波动,影响投资者的短期收益 。
还需警惕 “伪 6G” 概念股。部分公司业务与 6G 技术关联弱,纯靠概念炒作抬高股价,一旦市场热度消退,股价可能大幅下跌,投资者需仔细甄别拥有真实技术储备、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的企业,避免陷入投资陷阱 。
总结与展望
6G 发展大会的召开,无疑是全球通信领域的一件大事,它承载着各方对 6G 技术未来的期望,也为 6G 标准的制定和产业的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全球共商 6G 标准走向的进程中,各国的积极参与和激烈博弈,将共同塑造 6G 时代的通信格局,统一的 6G 标准必将推动全球通信产业迈向新的高峰。
A 股市场也将随着 6G 技术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相关企业在 6G 领域的积极布局和技术突破,有望带动相关板块的崛起,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但投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技术的不确定性、市场的波动性以及 “伪概念股” 的存在,都需要投资者保持理性和谨慎。
展望未来,6G 时代将开启一个万物智联的新世界,全息交互、智能交通、工业元宇宙等创新应用将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模式。让我们共同期待 6G 时代的早日到来,也请持续关注 6G 技术的发展动态和 A 股市场中 6G 相关企业的表现,一起见证通信技术变革带来的无限可能 。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